廣告

【華視新聞雜誌 】營養午餐差很大? 為孩子把關 立委盼修專法

南投縣 / 文楷誠 顧展瓏

歡迎收看華視新聞雜誌。您關注過孩子們在學校吃的營養午餐都吃些甚麼嗎?立委揭露,當台北市大安區的學童,營養午餐有「橙汁排骨」和「壽喜燒肉」可以吃的時候,在南投縣仁愛鄉的孩子,營養午餐裡的蛋白質來源很可能只有「洋蔥炒蛋」。而我們如果拿餐費來比一比,大台北地區的營養午餐經費,每人每餐大約50到60元。但在鄉下地區,像是雲林、台東,每個人的營養午餐費用則只有30到40元。扣除人事、設備和運輸費用,一餐其實只剩下20多塊錢。

這樣的預算,孩子能吃得好、吃得飽嗎?有些孩子沒辦法吃飽、吃好;但另一頭,也有不少學校的營養午餐總是剩下許多食物吃不完,只好扔進廚餘桶。然而,在台中的惠文高中有一群熱血的高中生,他們發起了讓「剩食」變「聖食」的行動,意思是剩下的食物仍然是神聖的,他們收集全校吃不完的營養午餐,分享給街友,讓街友不再飢餓。

一大早,廚房的阿姨、忙著洗菜切菜,一邊大火快炒肉絲花椰菜,一旁燉煮玉米排骨湯,南投仁愛國中全校兩百位師生的五臟廟,就靠阿姨的巧手餵飽。

同一天,台北的團膳業者,將營養午餐送達學校、一箱箱分好,讓同學拿回教室分享。比一比台北市懷生國中的午餐,主食是麥片飯配菜薑汁肉片、雞蓉油豆腐、彩繪花椰菜、一樣炒青菜,還有花生麥片湯可以喝,用的都是有機食材。而在南投仁愛國中則是白飯、糖醋魚丁、花椰玉筍炒肉絲及炒青菜,配菜少一樣,也不是有機認證,同學們很有感。

華視新聞展開營養午餐大調查,3月21日這天,從台北、新竹、苗栗、南投、雲林到花東,突擊七個縣市的營養午餐,分別看看各縣市國中小吃什麼、城鄉差距到底在哪?

花蓮北昌國小,中午開飯吃燕麥飯、三杯雞青江菜、蛋香炒地瓜跟綠豆地瓜湯,一餐45元。

苗栗文華國小,有雞塊、花椰菜、百頁豆腐炒胡蘿蔔和玉米,以及肉骨茶蘿蔔排骨湯,加上飯後水果,一餐40元。

來到雲林麥寮國小,中午吃豆輪豬腳、番茄炒蛋、白菜滷,紅豆紫米湯,水果是蓮霧一餐30元。新竹的培英國中,有青菜、白菜滷、雞肉、飯後水果是小番茄,一餐42元。而台東卑南鄉初鹿國中,有魚排、豆腐、豆芽菜和蘿蔔排骨湯,一週有一天提供水果,一餐50元。從30到50元,同學們普遍能吃到三菜一湯,不過立委批評,以全台國中小3612所,超過170萬名學生的營養午餐,光從校園食材登錄平台觀察,城鄉差距就天差地遠。

立委蔡培慧表示,去查的時候,同一天,大安區的它有團膳業者,一個學校它有兩家團膳供應,其中它的肉食有壽喜燒就豬肉以及雞柳、炸的雞柳肉,所以一樣是午餐,可是在農村區居然只有一個洋蔥炒蛋 這就是現實。

根據統計,以台灣本島來看,營養午餐價格最高的縣市,是台北市平均一人一餐51.4元,最低是台南市每人每餐31.66元。但所謂的餐費,並不是單指食材,而是加進了請廚工等人事、維護設備費用,及運送成本,孩子實際一餐吃到的食材費扣一扣,有的甚至不足20元。

台東縣教育處長表示,台東這邊本身算是在運費上面的成本會增加支出,在供的部分,因為我們都是小型學校,如果說一個50人規模的小學校,也要一個廚工的話,其實他就會吃掉,我們原本食材的成本

南投仁愛國中校長則回應,能夠選擇的食材的廠商很有限,有些廠商他們比較大,他們會覺得這個路線不敷成本,所以我們必須跟整條路線的國中小做一個聯合,才有辦法讓他們進來為我們服務,感恩他們願意送菜上來,我們也沒有每天送,也是看廠商怎麼樣,我們就盡力配合。

如何弭平城鄉差距,讓費用能實際反應在食物上,立委蔡培慧等人提案,研擬營養午餐專法,將校園午餐做全盤檢視,讓學生能吃好吃飽,訂定合理化訂價機制。

除了菜色,想讓孩子吃的健康,還得解決人力問題,根據2002年通過的《學校衛生法》,規定高中以下學校,達40班以上者,應配置營養師1人,但少子化狀況下,法條跟現實有落差,計算下來,平均每8間學校,3900名學生,只分配到一個營養師,更不用說學校的午餐秘書,幾乎都由老師兼任。

推動校園午餐革命,必須改變制度、完善法令,但在此同時,卻很少人想到,吃剩的營養午餐怎麼辦?台中市惠文高中有群學生,提出了「剩食計畫」。

發起人是他,拾璿佾,在2016年與夥伴共同提出想法時,才16歲,如今已經是個高三生。像這天他們吃的糙米飯、紅燒肉、柳葉魚、青菜等等,在同學們吃飽後,統一收集起來,由志工抬到川堂,11個班級的午餐剩食,當作人安基金會街友們的晚餐。

同學們各自分工,主任為了支持同學,還自挑腰包買了菜桶。把「剩食」變成「聖食」,看起來簡單,實際起來卻一點都不容易,天氣變化該怎麼保存?有沒有食安問題?還有面對各方的質疑,對他們來說,都是很大的考驗。

下午四點,準時發送,幾十名街友們吃的豐盛,同學們也笑得開心。

「剩食變聖食」,讓營養午餐不被浪費,同學們也期許、這項行動、能在全台灣萌芽。從最前端的食材、到最末端的剩食,一場場午餐革命,也將在校園,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