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vs.臺灣

台灣vs.臺灣

「台vs.臺」看似小事,其實非常重要,因為台灣(臺灣)是我們安身立命,要世代相傳生湠居住的地方。相信不久的以後,英文的「TAlWAN」應會通行全世界,絕對不會是ROC或Chinese Taipei」,相對的華文就是「台灣」或「臺灣」了。事關國家相關運作之字,模稜兩可似乎不妥,故要在此「未雨綢繆」探討一下,作為有朝一日正式定名的重要參考。 台比臺更早出現,不是臺的簡體字 筆者不是考古學家,也不是探究《文心雕龍》的文史學究,而是以現代人現實實用立場來看待。話說自古以來,世界上各種文字語言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有消有長丶有生有滅,也有轉化有變遷,但有一通則:「約定俗成」即是語言文字變遷最基本原則,沒有所謂對和錯,「從眾」是也。 舉一個我們從小到大親自經歷過的幾個例子來説,言行舉止古怪好笑謂之「滑稽」,即史記有「滑稽列傳」;正音如「古蹟」,但以訛傳訛變音成如「華跡」之音。今人言談間,只聽那人很「華跡」,如音謂之很「古蹟」,則聞者莫名所以一臉茫然矣!若有不信者,可問問同儕或友人,即知答案。 仔細探究,教育部所編國語辭典和教科書,早期原注音同「古蹟」。但有次修正時,實在因為市面唸「華蹟」者太多,超過九成,教育部只好將之加註為「一字多音」,即唸「華蹟」亦可。此即語音隨時代變異之顯例,亦是「從眾」之證。 若說字體,早期課本是教「汚染」或「污染」。但約20年前,聯合報系不知道那一條筋想到了,在報紙以大篇幅多次辯證應是「汙染」才正確。此事只是聯合報自説自話,並沒有引起社會什麼關注,不過,教育部所編辭典上,「污染」丶「汚染」和「汙染」都有。此謂之「一字多形」,至今均通用,但「汙染」好寫,占了上風。 回到主題的「台丶臺」,在教育部辭典中,是完全通用的「一字多形」,但有些民間辭典則謂「台」為「臺」之「簡寫」或「俗字」,恐有大誤謬。因「台」字最早見於尚書丶史記丶晉書等,而「臺」字於古籍似難以索引,那「台」字應是漢字的「正字」,「臺」字則是變體字或新體字,怎麼因「台」字筆劃較少,就變成「簡寫」?當「台」字普遍用於古籍時,「臺」字可能尚未出現。以論理原則而言,古字怎會是新字之簡體字?不通之至。 教育部的國語辭典,雖將「台」與「臺」均併列,各有數千條目,但在實務上,則大有差別。以目前現況而言,大眾媒體尤其平版報紙或電子報,凡寫到「台灣」皆以「台灣」為名,其他如台北丶台中丶台南丶台東丶台塑丶台化等,無一不「台」;但在公家名稱上,如臺灣省政府丶臺北市政府丶臺北火車站等,卻無一不「臺」;而公文書上,則「臺」和「台」紛雜。大致來分,印刷打字多為「臺」,手寫則以「台」居多。最簡單之例,諸君看過站牌店名,應該99%是「台大」,頂多1%是「臺大」吧! 公家單位違反從眾原則,統一用臺不用台 誠如前言,語言文字和詞彙會隨著時代而變遷,參酌國府接收台灣之前的日治時代,居然也是「台」和「臺」摻雜並用。像台中百年歷史的台中公園,其徽章即是以「台中」的字型設計而成;但在中一中興建紀念碑上,又銘「初吾臺人無中學」之句。可見在日治時代,台丶臺即已分歧使用;至於更早的清領丶東寧王國丶荷領時期,恕筆者才疏學淺,無法做詳細完整考證,即使進行研究,恐也難有定論。 或謂,文字語言基本原則即是「約定俗成」,「台」和「臺」併用又何妨?一般字可以這麼説,但「台丶臺」卻有問題。因為我們的未來,極有可能和「台灣」或「臺灣」的名稱相關係,例如最近有識之士發起以「台灣」之名參加奧運,即「台灣」奧運正名運動。在奧運通用的英文,用「TAIWAN」固無問題,但如要用到華文漢字時,台或臺就要有所選擇了。以愚之見,既然目前社會上絕大多數都是用「台」字,何妨依「約約俗成」和「從眾」原則,由官方帶頭使用「台」字,不必再誤稱「台」是「臺」的簡寫字,打破公家所謂「臺」才是正字的迷思,一律將機關單位名稱正字為「台」。 至於民間,其實早就習用「台」字,例如台生丶念台丶台大丶台北丶台中丶台南等等,多麼自然順眼,總罕見有人取名叫「臺生」吧?又以字彙美而言,「台中市」比「臺中市」均勻平衡多了,沒有頭重腳輕之虞;而且「台」字簡單易寫,「臺」字繁複難寫,可能有半數的人容易和「壹」字混淆而寫錯,而「台」字則無難寫丶寫錯之虞。 綜而言之,平常之時,台與臺固可倂用而不悖,但未來則「兹事體大」,民間團體甚或教育部於適當時機,可能必須對兩字做一番考證和訂下官方範例。例如文字橫式書寫從由右至左,變成由左至右,是由民間自發漸進更迭,而政府公文書由直式由右到左,改為橫式由左到右,由上而下,卻是在游錫堃當行政院長所下院令而促成,但也帶有「相約俗成」意味。未來的台和臺亦然,官方可統一為「台」,民間則自由選擇,人多勢眾就可影響最終結果。這不是𣏌人憂天,而是遲早要面對的特殊問題。 清代的台灣郵票,用的是臺字,不是台字。圖/取自網路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純粹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