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拒台 疫情報告稱「中國台灣」

【本報綜合報導】世衛大會24日開幕,由世衛組織成立的疫情應對獨立小組調查報告受矚,報告證實台灣早期注意到疫情並聯繫世衛組織,但此獨立小組卻以「中國台灣」不當稱呼台灣。

第74屆世界衛生大會(WHA)自5月24日至6月1日以視訊方式舉行,大會將檢視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 19)應對,其中受矚目的是「大流行防範和應對獨立小組」(IPPR)提出的最終報告,檢視疫情如何演變成全球大流行以及提出建議避免再度發生。

根據報告,調查小組認為這原本是一場可避免的災難,但防範和應對鏈的每一環節都存在缺陷,包括世界未做好防範、監測及警報系統太慢、無力、世界衛生組織權能不足,應對措施加劇不平等現象及缺乏全球性的政治領導。

其中針對監測系統調查,報告提到12月31日上午,中國新浪財經報導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的一份通知。包括「中國台灣」疾病管制署在內的數個疾病監測系統注意到報導,並透過「國際衛生條例」報告系統透過電子郵件與世界衛生組織(WHO)聯繫,要求提供進一步訊息。

WHA去年5月決議要求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檢視世衛協調國際應對COVID-19進行獨立和全面評估,譚德塞邀請紐西蘭前總理克拉克(Helen Clark)及賴比瑞亞前總統強森瑟利夫(Ellen Johnson Sirleaf)領導獨立小組。

獨立小組由10餘名國際人士組成,中國傳染病專家鍾南山為成員之一 。

這份報告認為,疫情爆發後依「國際衛生條例」的正式通報和WHO宣布成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速度太慢,無法快速採取必要預防措施應對快速擴散的病毒,浪費寶貴時間。且太多國家「靜觀其變」,假如當初採取積極的防疫戰略,這場全球大流行是有可能避免的。

報告表述立場與WHO相同,譚德塞今年3月曾表示,世衛2020年1月30日宣布PHEIC後,一些國家仍沒意識到病毒帶來的風險,當時中國以外地區的確診例不到100例,也無人病故。指「有些國家對世衛發布的警告採取了行動,而另一些國家卻反應遲鈍」。

此外,報告指WHO奮力為各國提供建議、指導和支持,但會員國並未賦予世衛履行職責所需的必要權能。但調查小組也呼籲WHO必須提升獨立性,要求高層職務聘用需去除政治化,以及改革秘書長任期,自一任5年可連任一次,改為一任7年不可連任。2021/5/23

WHA將登場 挺台友邦將與中國進行辯論

【本報綜合報導】世界衛生大會(WHA)視訊會議24日登場,台灣連續第5年未受邀,但13友邦籲邀請台灣出席的提案將成大會焦點,預料友邦將與中國進行「二對二辯論」,強調台灣納入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必要性。

第74屆世界衛生大會自5月24日至6月1日以視訊方式舉行,根據暫定議程,首日除特邀嘉賓及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演講外,將選舉大會主席、副主席及通過正式議程等。

在討論議程項目時,台灣議題攻防將成大會焦點,由於先前13友邦已向WHO秘書處完成提案,籲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WHA,24日大會將處理這項提案,屆時挺台聲音不會缺席。

由於今年大會仍在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期間,加上往例大會傾向明快處理台灣參與提案,預料本屆仍將上演「二對二辯論」,在不公開的總務委員會及隨後的大會上挺台友邦將堅定支持台灣,強調台灣納入WHO的必要性,舌戰中方。

在「二對二辯論」後,大會主席會裁示是否將台灣參與提案納入正式議程。

提案的13友邦包括貝里斯、史瓦帝尼、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馬紹爾群島、諾魯、尼加拉瓜、帛琉、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吐瓦魯。另一友邦巴拉圭則是致函譚德塞,呼籲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今年世界衛生大會。友邦教廷僅具觀察員身分,一向是以其他方式表達支持。

世界衛生大會期間預計除友邦外,理念相近國家也將為台灣發聲,強調疫情顯示全球不能排除台灣,台灣也能為世界做出貢獻。202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