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建構一個兼具長照素養的公民社會

讀者投書:王順民(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雖然在這一次的大選裡,攸關到長期照顧(long-term care)的現象議題,未能獲得各組總統候選人的青睞,甚或是成為一項理想言談情境的公共政策論辯,但是,加快速度來到的「超高齡社會」抑或是「後超高齡社會」,指陳出來建構一個兼具長照素養的公民社會,是有它的迫切以對的嚴肅性,如此一來,關於『照顧教育』的若干思考,實乃是當前公民社會所要誠實應對的變遷課題。

誠然,從約莫近30年歷史的實驗計畫到這4年以來的長照業務推動,台灣一地的長照工程布建,還是限縮於特定人口族群、凌亂運作模式、怯弱市場規模、預算經費不足、津貼撒幣亮點、專業自我羸弱等結構性環境限制,而讓長期照顧的願景藍圖與系統建構,一直是處在於左支右絀、父子騎驢以及提油滅火的運作困頓,以此觀之,面對百廢待舉的長照工程變革,如何從單一專業到跨域整合、從巨視生態到微視環境、從意識形態到服務輸送以迄於從規範需求到社會認知,藉此找到長照工程得以被有效建置和穩健運行的關鍵所在,就此而言,長照觀念如何內化以成為公民社會的基本素養,點明出來所謂的『長照公民』,扮演的實乃是機制運作如常順暢的重要轉轍器。

基本上,『長照公民』一詞指涉的乃是作為生命共同體且社會連帶關係的成熟公民,面對著從己身到他人、從老殘到嬰幼兒、從生理到其它範疇以至於從短中期到長期等等的照料、照顧與照護事務,是要有從單一特定到多重項目、從自助作為到互助協力、從家庭能量到社會支持以及從權利行使到義務責任的整體考量。

就此而言,推動各項的長照事務,理應是要有從由上而下到互為主體以及從國家責任到家庭義務的結構性翻轉,這當中關鍵性的近爆引信(Proximity fuze),便是在於此一『照顧教育』如何能夠有效推動,對此,一方面要將『照顧教育』落實成為生活世界裡一種基本的德行知能,特別是扣緊不同年齡世代而來的照顧教育內涵,這其中包含從幼兒到青壯人口群族的「照顧者教育」以及從中高齡到年老人口族群的「被照顧者教育」,無疑地,從這個角度切入來看,當前政府所主力推動之在家老化的居家照顧,來自於家人隨伺在側的親屬照顧模式,已然是流為低階、工具以及殘補的庶務打雜性質,乃甚至於讓該項的愛之勞務工作,積累成為更多情感對立或情緒勒索的人倫悲劇。

事實上,範定在工具範疇的技術操作,那麼,該項『照顧教育』的規劃建置,也要有從各級學校的體制內以延伸到日常生活世界的體制外,以及從享有各種津貼補助的應有權利到接受照顧教育的學習義務,如此一來,長期以來領有新台幣2,000元托育補助但須先接受126小時照顧者教育的該項制度設計,更是不能逕自加以廢除,相反地,現行所積極推動包括生育津貼、托育補助、育嬰留停、準公共化托嬰幼教、家庭照顧假、喘息假、顧老假、老殘扣除額在內的各項法定福利,如何得以借力使力且因勢利導於不同內涵、不同層級和不同世代的『照顧教育』,從而塑造一個兩相體諒且彼此關愛的世代照顧社會。

最後,分殊的各個專業領域,如何就『照顧教育』的起始、規劃、設計、運作和績效管理,進行相關的策進作為,而此一隱性且寂靜的長照改造工程,實屬必要與迫切。

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