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社會住宅選址勿流於民粹 蓋得多不如蓋得巧

讀者投書:林哲安(科技業上班族)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談到社會住宅,可謂是政治人物時常感到尷尬的議題。柯文哲2014年為選台北市長,提出「8年興建5萬戶公營住宅」的政見,被連勝文質疑「有種把地號公布出來」。柯文哲陣營對此強勢回嗆 「Google上就可找地」。然當選後完全無法達成,最終承認「作不到就是作不到」。

而提出8年20萬戶(12萬戶社宅,8萬戶包租代管)的蔡英文,依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上的數據,蔡上任快5年了仍只有17,694戶完工,與12萬戶社宅的目標根本天差地遠,讓人難以相信任期只剩3年2個月的蔡英文能達成目標。就算把興建中的20,082戶加進去,也僅佔12萬戶目標的31%,達成率甚至還不及地方政府(台中市長盧秀燕競選政見5,008戶,已完工加上興建中4,358戶,達成率87%)。

如今房價漲勢再起,社會住宅又再度成為大眾關注焦點。然當年的老問題同樣存在:比方說周圍民眾不歡迎興建,需提供大量睦鄰戶。等蓋好後,又面臨只能打市價八折出租,年輕人仍可能租不起等各類狀況,急需得到解決。

首先,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年輕人住不起房,需要政府介入解決是客觀事實。但從柯文哲與蔡英文的失敗經驗,就可看出「政府真無法蓋這麼多」,既然無法這麼多,就應把「蓋得巧」設為務實一點的目標。

舉例來說,前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最近見台中有建商辦桌,宴請潛在客戶吃飯選房子,就大發雷霆,批建商有恃無恐「有在怕政府打炒房嗎?」、「政府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嗎?」、「向台中市府標售取得土地,道德觀感不佳。」這些批判看似言之成理,但土地所在地的台中市北屯區,已蓋有三處社會住宅。一個63平方公里,人口約28萬的區域,需要由公款蓋這麼多社宅?恐怕不需要。

不得不承認,社會住宅時常被周圍區域視為嫌惡設施,而在民選制度下,任何官員都不可能任選民意見不管。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除了提供睦鄰戶之外,也需要多一些巧思。比方「以較不嫌惡的社宅取代更嫌惡的設施」,就是一個好作法。比方讓附近居民深惡痛絕台中北區肉品市場,現在就要撤除屠宰設施,附近再規劃社宅。社宅畢竟沒氣味與噪音,附近民眾總是比較不反彈吧。民眾不反彈(至少沒這麼反彈),當然比較好推動。

依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的資料,社宅目前已完工、興建中、已發包的戶數總計41,136戶,而彷彿像是空中樓閣,「規劃中」的社宅共83,206戶。這些「規劃中」到底找不找得到地,完全是問號。單只是有地還不夠,如何說服周圍民眾接受社宅,更需要智慧。類似台中那樣的「嫌惡設施替換」,或許是可參考,推廣至全國的方案。

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