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關於國會議員不分區之代表性與正當性的人文思考

讀者投書:王順民(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隨著明年大選日的逐步逼近,這使得各個政黨的不分區立委名單,亦成為各方角力之所在,這也使得相與因應的人文思索意涵,是有它進一步思辨之所在。

誠然,對照於區域立委的直接選舉,這使得從人脈到金流抑或是地方政治資本,在在皆是欠缺資源的有志之士,所不能望塵可及的,於是乎,靠攏於從大黨到小黨抑或是從傳統政黨到新興政黨而來之不區分立法委員的拔擢出線,便有其用以突破結構性限制的公民參與意義,只是,從相繼公布的各個政黨不分區立委名單來看,不分區名單的揭曉出現,是否有讓人耳目一新之感?還是淪為某種政黨之內且派系之間的合縱連橫,換言之,在某個層次上,各個政黨不分區代表的人選名額及其人才拔擢的考量判準,政黨自身的權謀,顯然還是優先於公共利益的關懷旨趣,而這也是當前不分區名單之所以一改再改的大洗牌而且擺不平諸方利益的癥結所在。准此,如何正視不分區的制度設計及其運作失靈情形,從而提出變革措施的策進作為,這會是當前台灣一地公民政治的一項嚴肅課題。

事實上,落實在不分區代表本身的遊戲規則,相與衍生的迷思或迷亂之處,還是加以正視的必要,這其中撇開單純的政黨權謀因素,那麼,頭角崢嶸的出線標準為何?係為專業領域的秀異份子?或為受難的家屬代表?還是傳媒能見度較高的公眾人物?連帶地,就其不分區的代表性及其正當性的命題旨趣而言,那麼,究竟不分區所代表的乃是個人或是背後的專業團體,特別是回歸於立法委員的角色定位與功能運作,率行於國會議員的角色扮演,所要加以履踐的究竟是專業自我、情感依歸抑或是黨團指示交辦?如此一來,不分區背後所意指「政黨代表」還是「代表政黨」之間的概念內涵,是有它加以進一步廓清的必要,誠然,倘若是具有黨籍身分的代議士代表,那麼,聽命辦事的服從主義,多少戕害了不分區所被賦予超越黨派和追求公義之所在寄託;至於,訴諸於被提名的個人聲望,藉此幫政黨背書加分一事,過往不歡而散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冀此,在這裡的思辨斷然不在於覬覦政黨可以藉由不分區的制度設計,以拔擢憂國憂民的素人立委,而是何以各個政黨忽略社會觀感,進而未能體察民謨和民怨,以至於讓不分區的名單出線,成為一場『後政治』的荒謬鬧劇?

最後,倘若民智依舊未開,那麼,除了是讓不分區的投票,淪為另類賭爛的政黨不信任票之外,是否乾脆逕自改為直接針對政黨不分區名單的間接選舉投票,至少,跳脫不分區排名前後的利益糾葛和告誡所有的大小政黨,要將不分區立委機制設計的公益與公義,還給公民社會。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