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四壯集-林獻堂環球遊記

中國時報【童元方】 獻堂先生1928年遊歷美國時,中華民國甫成立十多年,兩千年來的帝制已成與生俱來的習慣,而他卻有深刻的反省與觀照。 中秋佳節雖說莫蘭蒂颱風要來,結果台中無風無雨,中天一個大月亮。月色有些朦朧,因為不敢期盼,反倒衷心感動起來。 之前住平房,月在林梢;如今住高樓,不必登高,即可望遠,月又更近了些。月光從四扇大玻璃窗流瀉進來,我在燈下看《林獻堂環球遊記》。身體抱恙,活動自然受到了限制。是因為不能出門而看遊記嗎? 天下雜誌去年新版的《林獻堂環球遊記》,把獻堂先生與兩位公子自1927年5月起一整年的歐美遊歷紀事,共152回,重新整理成12章。從章目即可看出他在88年計畫的眼光與規模。 全書起於基隆,終於橫渡太平洋東返舟中。中間10章涵蓋英國、法國、義大利、德意志、丹麥、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瑞士、美國。書中所附地圖,呈現出他們的環球足跡,在21世紀的今日,仍令人嘆為觀止!我想以第11章〈美國見聞錄〉為例,來談談獻堂先生的遊記。 這一段旅程他與次子二人,乘船由巴黎渡過大西洋到紐約。風潮險惡時,他們暈船至無法起身;船身搖晃稍弱才能盥洗更衣,亦始留意到時差之別。 過海關的情況與今完全不同,現在核查身分的是移民局的官員,當年獻堂先生用關吏二字。這些關吏在紐約港外由小汽船換上大船,先查船員,再查乘客。所查旅券,相信是類似護照的證件。他們以檢驗支那民族旅券之人未至,船靠碼頭許久仍未許入關。不知旅券的文字是哪一種?如果不是英文,難道是中文?甚或日文?另有一事,也讓我戚然,即他們上岸時被誤認為船員,遭索上陸證。也許是除了賣豬仔、做苦力之外,中國人中罕有旅客之故。 林獻堂眼界恢宏,他的觀察都落在中西制度與文化的不同。近一世紀之前,我們對世界的背景知識仍然相當貧乏之際,他卻有絕對獨立的見解與相對持平的看法。 譬如遊華府。他參觀白宮,說室中沒什麼特別裝飾,論美麗宏大,不如台灣總督官邸多矣!他說:「共和國之元首,自居為國民公僕,不敢絲毫自侈,以示尊嚴,有此美德,令人不得不歎羨平民政治樸素之風,其所謂平等,真乃實行而非徒作美名也。」其實白宮一詞是誤譯,其本義只是一所白房子,與白金漢宮在概念上是完全不同的。對華盛頓紀念碑,他說建造之時,曾向世界各國徵石。各國贈石皆用其本國文字刻銘,以讚揚美國國父。中國的銘文是:「華盛頓視陳勝、吳廣有過之無不及……」 獻堂先生近乎悲憤:「駐美國之使臣,不知美國之國情,實屬可恥,而不知建國之大偉人華盛頓,則尤為可恥,蓋彼僅識陳勝吳廣叛秦,華盛頓叛英,不過一失敗一成功而已,何其無智若是耶?嗚呼!一石雖微,而關於國家之體面則甚巨,豈可不慎之哉?」1928年他遊歷美國時,中華民國甫成立十多年,兩千年來的帝制已成與生俱來的習慣,而他卻有如此深刻的反省與觀照。 此外,獻堂先生有相當筆墨觸及美國的黑白種族問題,之藩先生五十年代留美時情況並不比二十年代好。金恩之後我以為至少天賦的人權在法律上受到保障,其意義也早成普世價值。但見諸近年美國黑人無故被殺事件所在多有,乃驚覺人權即使天賦,也要靠每一代人透過教育與學習來認知、來維護的。人性若此,即便做對的事居然亦是不易,絕不能視為理所當然。 夜讀遊記,竟是這樣嚴肅的話題。但看獻堂先生穿洲過市,娓娓道來,我到底沒有辜負這如水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