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小草書屋陪伴弱勢童 旅遊網站挹注成為收入來源

中國時報【劉永祥╱台北報導】 一個天空微陰的周三下午,走進鄰近三峽老街的小草書屋,立即感受到生命的熱度。活力旺盛的小朋友們有人趴在木質地板上,有些坐在桌子旁,開心地堆疊積木。 小草書屋負責人林峻丞10年前返鄉後發現,三峽有不少出身弱勢家庭的孩子,隨即採取行動關懷、陪伴他們。為提供一個固定的課後陪伴據點,前年底開始籌畫小草書屋,選址於荒廢的熱炒店;經人引介,逢甲建築系將其納入小書屋計畫,協助整建。 林峻丞說,由於有一批朋友及工班幫忙,孩子們也在幫忙打掃;逢甲建築協助水電配置圖及資源的整合,黎淑婷主任在整合會議大力助推,才有更多企業資源進來,後來學生花了2天從事油漆及磨光。 他認為,「逢甲建築小書屋」計畫的出發點很好,可行性也高,但需要時間、機緣及媒合。他也提醒,「建築空間要有溫度,還是要由人開始,有溫度的人在裡面,有溫度的故事才會發生」;若沒有情感的連結與互動,就算是華麗建物,一樣是冰冷的。 林峻丞表示,設立書屋是希望藉由人的進入讓空間有溫度,吸引更多人來,感受這群人的生活及生命熱情,進而促成更多人產生更多情感。 談到書屋的營運,林峻丞點出,台灣有許多年輕人、社區及教會投入偏鄉課輔工作,大家共同面臨資金問題;做這些事就要思考永續問題,要設法自己創造收益。 此外,林峻丞也建置「三角湧文旅日興會社」網路平台,串連三峽地區與旅遊相關的夥伴,規畫具在地特色的體驗行程,吸引旅客到三峽旅遊,平台固定分成10%,做為書屋的收入來源。 他指出,透過這個機制,旅客到三峽旅遊,同時幫助弱勢孩子,「旅行就變得有價值,也讓社區產生公益制度。」 鼓勵孩子閱讀的行動也不侷限在書屋的建築內,由於各界捐贈的二手書籍可能重複或超出書屋收藏容量,林峻丞推展「愛閱讀」計畫,邀請在地藝術家利用舊油桶打造10座小書櫃,放置三峽的社區及較偏遠地區,孩子不需登記就能拿書回家,閱讀不受時間及空間的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