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田-名廚下鄉 尋找台灣味

中國時報【(陳志東)】 曾經日本有張由香料組成的世界地圖海報,例如印度是咖哩、印尼是丁香、墨西哥是辣椒……,日本則是大大一根山葵哇沙米。也曾有張世界食材地圖,上頭的義大利是番茄跟葡萄,美國是玉米和小麥,法國是乳酪跟麵包……。這兩張地圖有個共同特色,就是簡單明瞭、清楚呈現各國滋味特色,而且「沒有台灣」。 什麼是台灣味?蚵仔麵線?臭豆腐?豬血糕?鳳梨酥?苦茶油?還是烏龍茶?到底什麼滋味最能代表台灣味,不只外國人不清楚,連台灣自己也有爭議,賴瑟珍更坦白:「我也不知道。」 「這也是今年美食展的目標之一。」賴瑟珍說,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美食展不再只是讓廚師秀擺盤耍廚藝,而是廣邀廚師一起下鄉認識台灣食材,也把經典的台灣芡香從配角變主角,「希望在各大廚幫助下,能夠找出代表台灣的滋味。」 於是,今年6月,觀光局與台灣觀光協會邀請台北西華、福華、圓山等眾多家飯店與餐廳主廚一起到花蓮走訪佳豐農場、觀自在有機農場、鄉庭農場、立川漁場、吉安黃昏市場、旭盈養殖場、富興客棧、玉里織羅部落等地,實地考察塑化劑氾濫前的天然凝固劑食材「葛鬱金」,讓主廚親自嘗嘗女兒蝦、土鳳梨與原住民馬告山胡椒等多樣好山好水孕育出的好食材,親自下田品嘗台灣鄉土滋味。 「我們要讓廚師認識台灣食材,進而找到台灣味,還要更進一步提昇台灣廚師知名度與地位,讓他們向世界訴說台灣味。」今年美食展,什麼是台灣味,也許可以是個全民運動,大家一起來想想,什麼滋味最能代表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