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黃金3小時!「沒時間」只是藉口

下班後黃金3小時!「沒時間」只是藉口

下班後,你都在做什麼?看電視、上網、吃飯、睡覺?或是把公事帶回家,繼續加班?對於這樣的生活,你覺得滿意嗎?

相不相信?只要好好把握下班後3小時的黃金時間,你就可以做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你的工作壓力會變小、人緣會變好、人生滿意度倍增,甚至,連財富也會增加!

為什麼是3小時?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契克森特米海伊(以下簡稱契氏)在《生命的心流》一書中指出,扣掉為求生存而做的「生產類活動」(如工作賺錢)以及為了保持身體機能而產生的「維持類活動」(如吃飯、睡覺、休息)後,一個人一天可以從事「休閒類活動」(如發展嗜好、運動、學習)的時間約只剩下6小時。

減少被動式休閒,增加主動式休閒

看起來不少,不過,相信沒什麼人可以完全填滿這6小時。扣掉早晨時光,多數人真正可以運用的下班後休閒時間,合理推斷大約是3小時左右。

因此,如果你想在工作之餘,擁有更美好的人生,達成更多理想與目標,唯一的辦法就是善用這下班後的黃金3小時。契氏明白點出:「每日生活的總和究竟是一團塗鴉,還是藝術之作,就看我們決定做什麼,以及如何去做。」

下班後做什麼因人而異,但有一個原則可以參考,那就是:減少「被動式休閒」,增加「主動式休閒」。

所謂「被動式休閒」是指鬆散、消極的休閒活動,如看電視、聊八卦等。這類活動不會帶來焦慮,也不太需要動腦筋,因此,多數人喜歡以此打發時間。至於「主動式休閒」,主要是指專注、積極從事的活動,如嗜好、運動、彈奏樂器等。

「主動式休閒」雖然比較費神,但所創造出的樂趣卻遠高於「被動式休閒」,也更容易讓人感到快樂。

開啟「心流經驗」,幸福、滿足又紓壓

首先,開發有意義的下班後生活,可以為你創造「心流經驗」(Experience of Flow)。這是由契氏所提出的理論,意思是指當你全神貫注於某一件事情時,會引發快樂、滿足與幸福的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引起心流經驗的活動必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並且與自身擁有的技術旗鼓相當,例如寫作、滑雪、打橋牌、設計電腦程式、跳舞或讀一本好書等。

基本上,擁有嗜好或精采生活的人,比較不會言語乏味。而若是你的投入足以建立起工作以外的專業,還會贏得別人的欽佩或讚美,人緣也會變好。

雖然如何經營下班後的人生是非常個人化的事,興趣也不是別人可以給你的東西,必須靠自己尋找。

真的「沒時間」,還是找藉口?
首要之務,當然是找出喜歡做的事。不妨先從你一直想做,卻又沒機會做的事開始。如果一時之間,你仍難以確知自己喜歡什麼,不妨先加入有感覺的社團,慢慢去體會、觀察,方向一定會愈來愈清楚。最重要的是,絕不要以「沒時間」做為你不採取行動的藉口。

試試看,在工作日裡選定一天(週三是不錯的選擇),無論如何,就是要準時下班,去做你喜歡的事。等你感受到主動式休閒帶來的愉悅後,接下來,你自然會有動力,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工作,然後自在享受你的下班後人生。

延伸閱讀:為什麼台灣人那麼愛出國,卻還是沒有國際觀?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Cheers雜誌網站》。
※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其他世界小象相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