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當乖乖牌!台灣首位旅歐排球選手的沉痛告白



撰文/今周刊 賴若函

首位旅歐排球好手黃培閎,去年底因不滿排協而暫時退出國家隊,

他接受《今周刊》專訪表示,挺身而出爭取改革,很有意義。

去年是台灣排球的風光年,台灣男排首度闖進世界聯賽四強,但亮麗成績背後,有眾多選手多年的辛酸。

去年11月,台灣首位旅歐選手「光頭神舉」黃培閎,在臉書發表4000多字長文,宣布暫時退出國家代表隊,直言「是時候該改變了」,希望排球協會正視長久以來體制僵化、不尊重選手權利等問題。

他當時在文中提到,在世界聯賽時,「我們因為球衣過短,好多次在攔網時因為球衣觸網,白白送對方分數」,總教練回國和排協反映,結果⋯⋯「我們繼續穿著同一套球衣征戰泰國亞洲杯和巴西的世俱錦標賽。當球衣太短導致失分這種很容易立即解決的問題,都不被積極處理時,除了不在乎選手、不在乎比賽勝負之外,我不理解這是什麼心態?」

4個多月過去,包括排協在內,各個單項體育協會的管理爭議仍未中斷。在外界關注《國民體育法》修法議題之際,《今周刊》特別專訪黃培閎,談他退出國家隊後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對台灣體育環境的期待。以下是黃培閎第一手告白:

回想去年,從一開始醞釀發布聲明,到最後實際寫完,花了好幾周時間。那天晚上發文前,我其實有點害怕,不知道按下電腦Enter鍵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能引起多大回響與改變?或是就被打回來,然後我就淡出、不見了。

談退出後續回響
很多教練說,我講出了心聲

我沒有後悔過(發布聲明),反而覺得這件事非常有意義。先不管引起的效應有多大,至少我做出對的價值選擇,表明身為一個運動員,應該受到的對待,不管是待遇或後勤支援,都急迫需要改善。

意外的是,反應超乎預期,很多人轉發我的文章,臉書觸及率逾160萬人次;很多人給我鼓勵,對我說:「文章很長,但是我看完了。」還有街上不認識的阿姨、伯伯認出我,然後說加油,一天最多10個人和我拍照、為我打氣。

當然有少數人要我考慮排協的狀況,但很多教練私下對我說,我講出長久以來大家的心聲,可是他們還是沒有辦法站出來,因為他們手下都有選手,怕受影響。

談台灣選手處境
環境差,老師只說以前更慘

我最近在看《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這套書,非常符合心境。我在Instagram(社群媒體)上發文改寫書中的對話:「你明知道有被判球監、影響以後求職的風險,為什麼還要出頭?」「十多年前,我們幾個確實被禁賽過,你不怕嗎?」

我覺得很諷刺,80年代戒嚴時期背景下的對話,在21世紀的今日,仍然鮮明。

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接觸排球,一直到念碩士班,打了十四年球,我才真正去思考,這個環境是有問題的。我的個性本來是乖乖牌,從小老師都說這個小孩很乖、很聽話。我以前覺得被這樣說不錯,但現在覺得這樣不行,應該要有表達意見的能力。

以前受訓時,住宿條件不好,也被偷過錢,遇到各種狀況,老師都會說:「我們以前比你們還慘。」過去打排球,都是對自己的期望,比較不會去想體制的問題。

我現在26歲,回頭看18歲到20歲的學弟,覺得他們好可憐,每次都想,在台灣其他地方集訓的年輕排球選手們,長期待在比左訓(國訓中心)更差的環境中,我無法想像他們還要再耗費多少青春,才能接觸到正確的訓練,及受妥善照顧的食宿環境。

回顧排球選手養成的過程,如果有機會重來,我會告訴自己:「當老師、教練叫你做任何事,要多想一點,不管訓練方式或內容都是。」這是很重要的事,因為每個人應該有適合自己的做法。

延伸閱讀
台灣體育協會亂象多 對選手總是「剝削大於幫助」…
「光頭神舉」黃培閎頂MVP光環 旅外之路開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