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照單全收 就採激烈抗爭!反課綱 抗議不能無限上綱

重獲自由反課綱學生24日凌晨侵入教育部遭逮,晚間交保後開心的與親友擁抱。(林后駿攝)

中國時報【胡清暉╱特稿】 反課綱學生及民眾24日凌晨夜襲教育部,並闖入部長室,其中33人被捕,引發民進黨、反課綱行動聯盟批評是濫用國家暴力,但也有些民眾及網友支持教育部依法提告,質疑學生違法擅闖公署在先,警方執行公權力並無不當。 學生熱情參與社運 過去許多人憂心年輕人對政治冷漠,不關心公眾事務,但近年,從文林苑都更爭議、318學運、大埔農地事件,到此次高中生反課綱,都感受到學生參與社會議題的理想與熱情。 然而,任何引發關注的重大政策、社會議題,乃至這次課綱微調反映的史觀差異,都應經理性溝通及思辯,但觀察這幾年學運抗爭,許多議題已明顯有預設立場,甚至逼政府須照單全收,否則就採激烈抗爭。 包括學運領袖陳為廷在立院以幾近羞辱語氣,怒嗆前教育部長蔣偉寧「偽善」、「說謊」;去年318占領立院長達24天,癱瘓國會議事,毀損公物估計285萬元;去年323占領行政院,攻入政府行政中樞;前晚同學們又帶梯、蓋厚布翻越側門拒馬,攻占教育部部長室。 抗爭脫序模糊訴求 當抗爭一再脫序,且愈演愈烈,不但模糊訴求,長久下去將不利台灣民主法治發展。 如同最近網路熱烈討論一篇馬來西亞僑生寫的文章「僑生對台灣的看法」,質疑台灣民主是否太過頭?言論是否太自由?社會是否太偽善? 文中提到,當初太陽花學運時,他北上當了幾天志工,一開始很能理解大家衝撞立院示威靜坐等事情,但聽到好多言論是在批評大陸人到底有多爛,然後再看到幾年後所謂學運領袖的作為,不禁懷疑大家究竟是知道自己在幹嘛?還是純粹跟風? 文章說,不爽國家領袖就在公眾場所拿鞋子丟他,很多人稱這種事為英雄事蹟,也讓人無法理解,要是被丟的是別國家領袖,丟東西的人大概無法像在台灣一樣逍遙吧。 爭議部分已做讓步 至於課綱爭議,由於台灣社會對國家認同、史觀定位存在不同看法,教育部已開放新舊教科書並用,鼓勵老師引導學生思辯,也會針對爭議部分提供補充教材,爭議部分不列入大考範圍,儘管如此,反課綱衝突仍然不斷升高,不禁讓教育部長吳思華感慨,抗議學生被利用,焦點已經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