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巨象打架 A股內需題材有潛利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6月陸股因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投資者對經濟增長悲觀、金融去槓桿的信貸緊縮效應而大跌,但觀察今年以來表現,與貿易戰關聯度較小的產業,表現相對抗跌,根據Wind統計,今年以來滬深300指數重挫兩位數,申萬指數板塊表現前三名的休閒服務、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內需股續漲不變,後勢超跌反彈可多關注。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大陸去年持續收緊到今年上半年回歸中性,更有中性偏鬆跡象,有助資產價格逐步趨穩,加上兩融餘額下降,游資浮額已清除近尾聲,對A股不必過於悲觀。 在中美貿易戰博奕下,中央政治局提示擴大內需及創新為未來二大方向,可以不受貿易戰影響的消費、休閒服務、醫藥、高端制造等創新為三大主線。 群益中國金采平衡基金經理人楊書婷指出,近期貿易摩擦及去槓桿,企業融資難度提升,使得陸股表現震盪,但隨著進入財報季,市場預期今年A股盈餘成長仍有雙位數表現。加上官方持續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政策,陸股後市仍未看淡,建議選擇基本面佳或政策受惠程度高的板塊進行布局。 宏利投信認為,大陸高質量經濟成長,基本面逐步改善,企業獲利良好表現,為陸股估值提供支撐。預期今明兩年每股獲利成長率分別可達15%和14%,維持相對樂觀。A股在全球市場表現關聯較低,提供吸引力的多元化投資機會,特別是新興市場基金對陸股持有水位仍偏低,未來在MSCI效應再發酵下,可望為陸股帶來長期助益。 大陸擴大內需選股邏輯著重於有良好現金流、市場為剛需且穩定增長,有良好護城河標的。黃上修強調,十九大及兩會所指引的政策方向,創新的人工智能、先進製造業、大數據、雲計算、工業互聯網等,都將是未來政策扶持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