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規模地方油企 陸茶壺煉油廠 將獲准外銷

工商時報【記者李書良╱綜合報導】 為消化過剩產能,化解內部供大於求窘境,中國政府決定加速推出成品油出口的腳步。外媒報導,明年官方將批准中小規模的地方油企加入成品油出口行列,預估有20%煉油產能可外銷,預料對亞洲成品油市場帶來更大壓力。 這也是繼鋼鐵之後,中國政府又一向外輸出產能、拉動投資的舉措。長期以來,中國大陸油品出口一直被少數企業壟斷,目前只有中石化、中石油兩家大型國有煉油廠,以及一些較小規模的國家油企獲准出口。 路透昨(25)日報導,中國政府此舉,將使得類似東營亞通石化、盤錦北方瀝青燃料有限公司等被稱為「茶壺」的中小型煉油廠,得以首次進入有利可圖的國際市場。 報導稱,目前還不清楚有多少家地方煉油廠會申請出口許可,交易員預計2016年中國的成品油出口量可能再增加300∼500萬噸。今年以來,中國政府數度上調了占主導地位的國家煉廠的出口配額,涉及柴油、航煤和汽油,以降低國內激增的庫存水準。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今年8月底,中國政府已發布第4批加工貿易成品油出口配額共990萬噸,相較去年中國成品油出口配額為1,950萬噸,今年的出口配額累計已達2,800萬噸,大幅超過去年。煉油廠相關人士表示,今年可能還會有第5批出口配額。 行業分析師表示,今年中國成品油出口增加,主要是因國內供大於求。中國宏觀經濟仍有下行壓力,對柴油需求持續疲弱,需要加大出口以平衡國內外資源。在此情況下,官方對成品油出口態度也有所鬆動。 然而,中國是亞洲油品貿易的主要參與國,成品油出口量增加對亞洲的油價,特別是柴油價格將帶來明顯的打壓。此前因大量中東油品的湧入,過多供給早已令亞洲油品市場承受壓力。 另外,市場人士指出,繼中國今年對獨立煉油廠鬆綁原油進口,現在又放寬成品油出口,這可能是為期待已久的中國原油期貨合約鋪平道路,最終可能推出油品的指標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