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應求 散裝船運價Q4續漲

工商時報【張佩芬╱台北報導】 波羅的海貨船綜合指數(BDI)連續12個交易日下跌後,8日止跌反彈收1,720點,因第四季因應國際海事組織(IMO)低硫燃料油公約生效,海岬型船加裝脫硫塔設備從第三季開始如火如荼展開,將在第四季達到高峰,估計有200艘、至少占總船隻的15%,由於第四季是海岬型船旺季,預料運價將再度上漲。 截至8月1日止,海岬型貨船共1,740艘,巴西大礦商淡水河谷的專用礦砂船115艘也安排於下半年起加裝脫硫器,由於船隻進塢加裝約需40天,將使市場船噸供給降低,而第四季是散裝船運旺季,運價勢必看漲。 相關業者指出,今年7月中高硫油與低硫油的價差一度自每噸200美元降低到110美元,而近日價差再度拉大,昨日新加坡高硫油每噸376美元,低硫油566美元,價差190美元,每日用油約60噸的海岬型船,自然是採用脫硫器最划算,而裝脫硫器要遷就造船廠空檔,很難等到淡季才裝。 今年首季是散裝船運市場淡季,加上中美貿易戰與巴西礦場水壩潰堤,BDI2月11日最低曾經跌到595點,6月13日巴西淡水河谷宣布全面恢復Brucutu礦井作業,下半年會增加2千萬噸產量後,指數自1,062點漲到7月22日的2,191點,與年度最低點595點相較漲幅高達227%。 9月份美國穀物即將登場,運輸旺季會維持到11月,業者認為,中、長期來看,中國對穀物的需求不會因為貿易戰而消失,需求會重回成長水準;看好中國透過財政擴張和貨幣政策,加強基礎建設維持經濟成長,對原物料的需求依舊看俏,散裝船的市況就不會太差。 而船舶供給方面,國際環保法規陸續實施會增加航商造船成本,有利抑制運力成長,包括壓艙水系統以及低硫油公約陸續實施,推估環保要求提高將繼續推進老舊船舶替換進程有助於老舊船舶將被迫加速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