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怡亭 代繡工廠

「影像這樣抽象的感官可不可能成為一種物質?」一直是侯怡亭藉由手工刺繡與攝影物質表面結合時所欲探究的問題之一,回看侯怡亭的創作脈絡,對於「影像」的思考是一路貫穿的母題。在2003年「台北變裝秀」、2009年「剝皮寮變裝秀」,以及2011年「複體」與2012年的「凝視」系列中,侯怡亭更以手工刺繡與攝影影像兩種異質媒材相疊合的方法,創造現實經驗外的視覺觸感。此次,在TKG+ Projects展出的「代繡工廠」裡,侯怡亭同時將平常隱身在作品之後的藝術勞動生產,與現實環境中的「代工」狀態引入,她於創作自述中提及:「當我構思著展覽要如何發展的時候,腦中總浮現在展覽前夕仍不停趕工的景象,我與數十名代工員於工作室中,以手工刺繡新的圖像覆蓋在影像作品之上,彷彿置身於加工廠裡趕製作品。」展出期間,藝術家邀請數名參與者(代工者)於展場中製做作品,藝術家與參與者皆穿著相同的制服、負責各自區域裡的作品,朝向展覽的「完成」直至展期結束。而在展出後,勞動者也將平均分享作品售出的收入。與展期同步製作的作品內容也對應了過去在台灣經濟起飛階段的代工記憶,如《歷史刺繡人》中一幅幅即將被繡線覆蓋的影像(內容為有關繡工教育的女性課程),由三首歌詞內容與女工、繡工有關的台語老歌〈所有的小姐〉、〈孤女的願望〉、〈快樂的工人〉歌詞與音樂構成的《所有的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