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晶 最快月底申請上市

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台灣太陽能產業去年歷經美國「新雙反」的折騰,財報表現普遍不佳,但成立於2010年的電池廠元晶(6443)竟還能維持獲利、繳出EPS 0.56元的成績單,優於外界預期。而元晶昨(3)日已獲得經濟部工業局的科技事業認定資格,該公司也計畫最快在3月底送件申請上市。 元晶目前的太陽能電池年產能720MW,模組的產能為50MW,另外還有為數45座、合計發電量4.5MW的太陽能電站。 以產能來看,元晶的規模並不大,相較於茂迪(6244)的3GW、新日光(3576)的2.1GW和昱晶(3514)的近2GW來看,有一段不小的差距,為何能在整體太陽能產業受到重擊之際,還能連續兩年出現獲利?頗讓外界好奇。 據了解,元晶成立於2010年年中、至今未滿5年,所採購的設備比較新,轉換率也高,因此稼動率比一些老廠要好、一直維持在9成上下,加上沒有長約高價料源的束縛,成本上具備優勢。另外,元晶的幹部不少來自於昱晶,並非業界菜鳥,因此也大幅縮短了新公司的學習曲線。 從去年的財報表現來看,元晶在第3季因美國新雙反衝擊導致產品單價崩跌,單季出現虧損,但該公司持續朝向高轉換率發展,加上完成產能去瓶頸化,到了去年底12月份重回獲利局面。 元晶指出,今年度將不會擴充電池和模組的產能,但因為去年同期的電池產能僅500MW,因此今年度的營收仍會持續成長。另外,該公司與全球導電漿龍頭杜邦合作開發新一代太陽能模組,拓展藍海市場。 元晶去年度合併營收63.73億元,比前年成長29.8%,稅後純益1.7億元,則是年減36.5%,EPS為0.5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