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專欄:政客何時戰勝心中之敵?

經濟部核准亞泥延長採礦20年,引起藍綠政客「哪一朝核准/哪一黨提出」的口水,但卻無補於「水泥廠繼續開礦」;農委會放寬某項農藥殘留標準,終於在執政黨立委群起指責下,暫緩施行。兩件事情前者為環保,後者為食安,但其實是一個本質:政策思考總是產業優先,而非人民健康優先;而問題的解決則在於政客的一念之間。

這兩件事情都讓我想起一個人:吳敦義。雖然此刻正在黨主席選舉,但是我要講的不至於影響一場茶壺裡的選舉,卻能超越政黨思考,希冀導向政客能朝好的方向「轉彎」。

吳敦義在高雄市長任內,排除地方派系與財團壓力,停止水泥廠在高雄市三山(壽山、半屏山、駱駝山)採礦,這個故事不多說了,值得一提的是後來那件事:

2009年9月10日,馬政府改組內閣,劉兆玄頂不住88水災引起的輿論洪流而下台,換吳敦義擔任閣揆。9月16日媒體出現一則地方新聞:「高市/半屏山礦區開採危生態? 議長莊啟旺反對」。

新聞大要是:經濟部將於10月1日起解除高雄市壽山、半屏山、小港中林地區三處石灰石礦業保留區,換言之,壽山與半屏山恐再度淪為水泥業者開採區,嚴重危害高雄市生態環境。對此,高雄市議會議長莊啟旺16日表示,將要求行政院長吳敦義急踩煞車,絕對不能同意水泥業者繼續開採,並要求市府嚴格把關,若經濟部執意解除開採禁令,將率市民北上陳情抗議。

這則新聞佔據版面不大,可是我很敏感的盯著:吳敦義會怎麼處理?結果吳敦義緊急喊「卡」,否決了這項公文都已經發出的行政命令。也就是說,吳敦義當時沒有考慮「剛上台就打臉經濟部」的問題,只是做了他認為應該做的決定——當市長時認為對的事情,換一個位子仍然堅持。

20170326-前副總統吳敦義至板橋健華新城與民眾座談。(盧逸峰攝)
20170326-前副總統吳敦義至板橋健華新城與民眾座談。(盧逸峰攝)

前副總統吳敦義在行政院長任內就水泥開發案喊「卡」。(盧逸峰攝)

對照文前所述二則新聞:前者事關水泥業採礦,後者事關「錯的政策就該不憚於收回成命」,因此想到吳敦義8年前那件事情。但本文的重點不在吳敦義,而在:官員的思考總是產業優先,因此肯定會准許業者的申請,不管是延長採礦,還是放寬農藥標準。但是二件事到目前卻結果殊異,前者執政黨立委咬定「是前朝決定的事」——責任推掉了,那件事就對了、應該做了嗎?(吳敦義可不可以推給「那是我上台前的決定,我不好推翻」?)令人欣慰的是後者,執政黨立委群起抨擊農委會,農委會於是「暫緩施行」。然而,行政命令還在,何時又拿出來「施行」難說,立委能不能、會不會隨時緊盯也難說,只有政務官一肩扛起將之撤銷,才是根本之途。(也就是前文所指「朝好的方向轉彎」)

一位歷史哲學家說:「歷史有如過眼雲煙,能不能歷史留名,端看你堅持過什麼?抗拒過什麼?留下了什麼?」

要不要、能不能堅持、抗拒,其實只在政客一念之間,也就是能夠「戰勝心中之敵」。而政客能夠戰勝心中之敵,政策就能朝好的方向轉彎,所謂好的方向,則是「人民死活先於產業發展」的思考。

*作者為專欄作家。更多好文請看〈公孫策說不測風雲〉臉書紛絲專頁。


相關報導
公孫策專欄:消滅疾病還得利用人性
公孫策專欄:這綠島的「油」…為什麼還默默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