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除城市之瘤 高市通過新草衙自治條例

割除城市之瘤 高市通過新草衙自治條例

新頭殼newtalk 2015.05.18 金名/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會18日審議通過「新草衙地區土地處理自治條例」,將有助解決延宕30年的新草衙違建問題,市議會希望市府把握5年的土地處分期,讓住戶完成承購,市府將趕在6月辦理讓售。

議長康裕成表示,新草衙不僅是全國最大的違建區,在市府規劃亞洲新灣區及推動205兵工廠遷移後,如不儘速處理,將成為阻礙高雄發展的城市之瘤。

新草衙專案地區面積32公頃,位於前鎮區中山路以西,臨海工業區及新生路以東,前鎮運河以南,漁港路以北,是全國最大的違建區,約有6000違建戶,違建戶是因高雄拆船業興起而吸引外縣市勞工就地占地興建而成,多屬經濟弱勢。

高雄市政府處理新草違建歷經10位市長,30多年仍無法完全處理,市府1983年推出新草衙專案「規劃讓售」、1994年全面「就地讓售」,目前只解決約1/3,佔用戶仍達4500多戶。自治條例通過後,市府即擁有處理新草衙土地的法令依據,將有助於新草衙都市更新。

為了更有效解決陳年老案,高雄市政府擬訂自治條例,土地售價約是市場行程價8折,由住戶承購戶,至於過去承購戶買貴則可以退費,市府並協調銀行全額低利貸款,同時揪團承購可合併興建並予容積獎勵。財政局長簡振澄說,市府給佔用戶5年優惠期,佔用戶應把握優惠期間加速承購。

市議員鄭光峰則指出,新草衙土地的售價雖是由中央核定,但市府應考量地方實際的情形進行售價的調整,例如臨馬路三角窗的地價不可能和巷內的地價相同,建議市府邀請更多學者專家共同討論新草衙案,並且聆聽地方居民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