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團改打團體戰 不再吃悶虧

旺報【記者賴廷恆╱專題報導】 台灣原創性高、製作精良、風格多樣化的中小型劇作,一向對大陸觀眾頗具票房號召力。但過去台灣演藝團隊往往零星登「陸」,各自單打獨鬥,不僅常受騙吃悶虧,而且關鍵環節受制於人;今年由國家藝術基金會支持領頭,首次以打「團體戰」的方式參加大陸劇目交易會,減少了台灣演藝團體打游擊戰的辛酸。 10餘年來,台灣演藝團隊各自接洽赴大陸演出事宜,包括當地經紀公司拒付演出尾款,或大陸合作夥伴捲款消失等不愉快經驗頻傳。今年國藝會委由廣藝基金會頭一次組團前往「演藝北京」劇目交易會,並首度安排「台灣專場」,讓許多演藝團體放心不少。 此次「台灣專場」不僅由廣藝基金會副執行長暨北京辦公室首席代表徐昭宇,以其在大陸長期接觸經驗,替台灣團隊篩選合作對象,讓團隊更有保障外;台灣團隊集體出擊,無形中也提高台灣演藝界的整體形象,可說是一舉數得。 對於有意進軍大陸市場的台灣團隊,廣藝基金會主管建議,文化部的「補助國內表演藝術經典作品大陸巡演計畫」有提供專案補助,對團隊跨海巡演助益頗大。此外,針對大陸演出交易會的舉牌交易模式,台灣團隊首先應慎選、提供一張充滿舞台張力的劇照,才能一亮相就吸引台下大陸買家的眼球。 其次則是確立演藝節目的核心價值,在製作、形式或內容等各方面,具有超越大陸節目之處,讓買家願意舉手洽談;最後,也是最實際的一點,由於大陸幅員廣大,降低各巡演城市間的交通移動成本,亦將影響雙方能否達成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