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糕餅知禮俗郭元益博物館

中國時報【(邱雯敏)】 「你知道端午節要吃什麼糕嗎?」「我只知道端午節要吃粽子,哪有要吃什麼糕啦!」「以前的人端午節要吃綠豆糕,有清熱解毒的好處呢!」郭元益糕餅博物館解說員,透過問答互動,引發遊客的好奇心。 1708年落腳台灣、1867年創立,士林起家的郭元益,在發源地打造了一間糕餅博物館,分為生命、婚嫁和節慶三大禮俗區,以模型方式呈現,教人了解過去糕餅業如何與生活息息相關。 除了熟知的月餅,像是嬰兒時期收涎餅,婚嫁的狀元糕、米香餅,甚至中元普渡才會看到毛齁、必桃,這裡都看得到,解說員說,毛齁外型像是蓮花,必桃似桃卻有裂縫,蒸好以後會裂開,都是象徵好兄弟可以早日轉世,脫離苦海。 中國人忌諱談論生死,年輕人不信這一套,禮俗漸漸式微,不過這些特殊的信仰風俗,倒是讓外國觀光客很感興趣,因此除了每天10:30、13:30和15:30的定時導覽之外,還提供英文和日文的導覽服務,須事先預約,門票5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