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走入校園 埋下永續種子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2日電)唐獎教育基金會舉辦「高中職青年學子創意提案活動」,鼓勵年輕人發揮創意,將唐獎四大領域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法治的精神落實在生活中。

唐獎基金會指出,第一階段入選的共有12組團隊,可獲得新台幣10萬元的活動補助費,11月21日將進行決選,最高獎金3萬元。

青年學子的提案包羅萬象,有團隊舉辦校際的生物辯論賽,深化「生技醫藥」知識;有團隊透過表演、詩歌朗誦,將「漢學」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也有團隊致力於開發節能減碳發明,達到「永續發展」的宗旨。

唐獎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表示,面對未來世界的變局,年輕人需要有更廣泛更深入的思考能力。希望透過創意活動,引領學子瞭解唐獎精神,並進行社會實踐。

年輕世代傾向線性思考,對事物缺乏全面關照和瞭解,讓不少學者專家擔憂。陳振川認為年輕世代,必須想辦法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育、社會公義中舉得平衡,3點不能偏廢。

第一屆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布倫特蘭夫人(GroHarlem Brundtland)便曾點出,台灣的稅制不合理;漢學獎得主余英時也提到,民主社會需「尊重少數」,有賴人文素養的深化,這都是台灣年輕世代必須思考的議題。

在台灣社會,「環保」和「開發」經常處於對立的兩造,鮮少有「永續發展」的思維。陳振川以近來爭議的BOT開發案為例,輿論多傾向批評政府圖利財團,卻沒思考推動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背後是政府財政拮据,必須仰賴民間投資和執行、管理能力,「不能看到業者賺了一點錢就罵。」

陳振川說,如果不BOT,各種建設都完全由政府出錢,勢必不斷舉債,在少子化的狀況下,未來年輕人必須承擔更沉重的稅賦壓力。

陳振川並希望年輕世代培養跨領域解決問題的能力,他以雲林縣地層下陷危及高鐵營運為例,改善途徑多元。交通部去年耗資4億多元,將穿越高鐵下方的台78線「減重」,移除路堤土方改建鋼構橋梁,即是一種方式;清查地下水井、避免深層抽水,並興建湖山水庫提供農業用水也是一種。

另外,農委會也曾考慮輔導當地農民,將水田改為旱作,結合觀光設施、自行車道,打造高鐵沿線「黃金廊道」等,也都是實踐永續發展的方案,只是任何方案都有利弊,不能只看到短期的缺點,忽略了長期的好處。

陳振川希望透過唐獎走入校園,給年輕人一把「尺」,對台灣走向有更全面、多元的思考。他更希望青年向唐獎得主看齊,不斷學習和強化自己,勇於挑戰、解決問題,真正做對的事情,並永不放棄。10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