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院發表 自來水系統聽診器Twater

地震後沒有電還能忍受,但沒有水將影響消防、衛生、醫療,甚至對民生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國家實驗研究院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今天(24日)發表自來水系統地震損失評估專用工具「Twater」,可作為水公司管線耐震補強或汰換的優先順序參考;也可在地震發生後極短時間內,推估可能的管線損壞區域與數量,協助水公司緊急應變。 今年2月6日高雄美濃發生強震,有超過5萬戶停水超過18天,造成災區民眾生活困難。為提早將管線補強或在地震後找出破裂管線,國家實驗研究院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今天發表自來水系統的聽診器「Twater」,具備「震前整備」與「震時應變」的核心技術,可判斷管線耐震補強或汰換的優先順序;也可在地震發生後極短時間內,推估可能的管線損壞區域與數量。 國研院國震中心研究員劉季宇指出,「Twater」是將全台自來水管線的詳細資料,如管徑、管材、接頭型式等,和活動斷層及土壤液化潛勢區等的圖資套疊;另外又模擬了數萬筆不同地震情境中,自來水管線的災損數、修復所需經費、人力與時間等,前陣子在高雄美濃強震時,也發揮的一定功用。他說:『(原音)這次的重災區在台南地區,符合我們的研判,災情規模實際上確實是如此,從事後搶修的資料來看,災損數跟我們的詳細評估後的推估誤差值在15%左右,我們覺得這個模式及應變時效性來講,它提供了一個重大參考價值。』 國研院指出,這些資料還可以結合國震中心發展的「台灣地震損失評估系統」,推估可能的人員傷亡、避難人數、震後起火數、供水困難區域,進行交叉分析,探討民生用水與消防用水的需求與對策等。 國震中心目前已將既有建築物與橋梁的耐震評估與補強技術,擴充到自來水管線與設施,並與各自來水單位密切合作,逐步檢視國內水管橋、配水池、淨水場藥槽的耐震能力,進行必要的耐震補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