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補貼 官方拖欠百億人民幣

中國時報【李道成╱綜合報導】 大陸近來全力發展再生能源,太陽能更是其中的重點;不過由於能源補貼發放不及時、不到位,導致了有15家太陽能發電站營運商,被官方拖欠補貼資金竟高達1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500億)。大陸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指出,這將是阻礙太陽能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卓創資訊光伏分析師孟鵬表示,新能源的資金缺口大是拖欠補貼主要原因。目前,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費,是中國可再生能源補貼的唯一資金來源。財政部已停發所有其他專項資金。現階段難以收全可再生能源補貼。 王勃華表示,去年應收補貼為700億元,實際只有400億元左右;並且已徵收的400億元補貼中,八成補貼了風電,留給太陽能的補貼額度嚴重不足。 「補貼拖欠問題確實嚴重,有的企業兩年都沒拿到過補貼」。經營太陽能發電的江山控股公司市場發展部總經理廉銳對梅體透露。 孟鵬分析,補貼拖欠對太陽能企業與行業,都會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太陽能作為靠補貼生存的行業,對資金的需求量比較大。並且終端資金不足就會造成全產業鏈的資金緊張。 一位大陸太陽能企業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表示,以太陽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初期離不開國家財政補貼,遲遲拿不到補貼將極大地影響企業的發展。補貼雖然是給太陽能發電站的,但是如果發電站沒有錢,就會拖欠設備廠商貨款,設備商又會向材料供應商拖欠,最後形成三角債,對整個產業鏈都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王勃華說,獲取補貼需從地方財政、價格、能源部門開始進行初審,最後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進行審批,審批完後進入目錄,中央財政再撥付至地方財政,企業拿到補貼時間有可能超過一年半的時間。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解決拖欠補貼問題關鍵是錢從哪裡來?現在煤炭價格持續下滑,由於煤電聯動,未來存在進一步調降電價的可能,由於補貼主要來自於電價,資金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這種情況下,電價附加徵收標準調漲勢在必行,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可再生能源的補貼問題,林伯強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