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放棄亞投行總裁地位中國將成最後贏家

如放棄亞投行總裁地位中國將成最後贏家

在聯合國軍展開諾曼底登陸作戰的1944年7月1日,國際上還爆發了另外一場戰爭,那就是經濟歷史家口中所說的“布雷頓森林戰役”。當天44國代表齊聚美國新漢普郡布雷頓森林的華盛頓山酒店,討論創建戰後世界貨幣秩序。在世界大戰的局勢中,雖然有700多人參加了會議,但會上的主角卻只有兩個人,那就是代表英國與會的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和代表美國與會的富蘭克林·羅斯福的經濟智囊亨利·德克斯特·懷特。

兩人之間的矛盾沖突是無法回避的命運,凱恩斯受命維護“英鎊帝國”的地位,懷特則必須推動“美元帝國”公開登場。美國當時已經是世界最大規模的債權國,不僅英國,就連蘇聯如果失去美國的援助在戰爭中連一天也堅持不了。當時美國的力量遠超於現在的中國。

對於凱恩斯來說,美國是個難纏的對手。但他發揮自己卓越的經濟見地,成功掌控會場氣氛,利用特有的毒舌話法把懷特逼得步步倒退。然而,在歷史學家眼中,凱恩斯的舉動無異於一個“沒落家族貴婦人”,掙扎著凸顯自己最後存在感。面對這樣的凱恩斯,懷特針鋒相對做出回應。英國經濟作家範·斯塔爾2013年在著作「布雷頓森林戰鬥」中寫道“兩人的論爭就是一場戰鬥,矛盾反復計劃,甚至險些導致數次會議流產”。

但會議不僅沒有因此破裂,還順利製定了規定戰後世界金融秩序的布雷頓森林體係,按照懷特的想法,美元如願以償成為了世界貨幣體係中的“太陽”,英鎊、法郎等歐洲貨幣都成為了圍繞美元轉動的“行星”。凱恩斯提出作為國家間最後結算貨幣的“班克爾(Bancor)”最終也未能加入太陽的行列。

但懷特並沒有將所有戰利品收入自己囊中,布雷頓森林體係的運轉原理中處處體現著凱恩斯的痕跡。似乎為了照顧“沒落家族貴婦人”的體面,懷特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的位置拱手讓給了歐洲,但美國的金融霸權此後再未受到動搖。

時間過了70多年,預計各國將圍繞中國倡議創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股份與支配結構展開一場激烈的爭論,不僅亞洲國家,西方主要國家也將參與這場論爭,只有美國還在猶豫。中國已經贏下了第一輪戰役。

但真正的游戲才剛剛開始。今年底成立之前,預計各國將圍繞支配結構展開一場“亞投行戰鬥”。美國如果參與其中,必將利用霸權國的經驗將中國這個新生大國玩弄於鼓掌之中,就像歷史上凱恩斯利用豐富的經濟見解舌戰懷特一樣。在忙於收取戰利品之前,中國有必要首先亮出退讓的棋子,比如大方讓出亞投行總裁的位置,就像70年前的懷特一樣。

【 延伸閱讀 】
P-3C海上警哨機創造20年零事故紀錄
更多新聞請看韓國中央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