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指考兩試遲不合併 嚴重弱化高中教育品質

新頭殼newtalk 2015.05.06 文/符芳碩
學測與指考到底要不要合併考?現行大學學測僅考高一與高二課程,為數可觀的學校與學生索性放棄高三課程,甚至迫使台大等學校被迫為大一新生「補課」,但教育部長吳思華6日在立法院雖然承認,台灣確實有「考試牽動教學」的問題,然而,因為牽涉多方面問題,改革最快要等到2021年才能上路。

事實上,有關兩試合一的問題早在2009年教育部就已經提出可行性研究,時任政大校長的吳思華還表示基於教育理念贊同,如今卻推翻自己當時的理念,不禁讓人質疑,吳思華指是以各種藉口掩飾自己怯於改革的事實。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學測)與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指考)是目前大學入學主要的2大考試,兩者略有程度上的不同,學測著重評量考生是否具備高中生基本學科能力,因此僅測驗高一及高二必修科目;指考則由聯考演化而來,係為測驗考生對重要學科知識了解,因此還會加上高三選修科目,難度較高。

台大學務長莊榮輝日前出席「庶民教育論壇」時,提出學測指考應該合併在6月舉行,考試結束後,則分為3階段入學程序,若不需面試科系,在第1階段就可以錄取;若需要面試及術科科系,可在第2階段放榜;若剩餘學校還有名額,可在第3階段分發入學。如此一來,不但可「還給高中完整的3年」,也能減輕學生壓力。

事實上,兩試合一並不是新議題,早在2009年,時任教育部長的鄭瑞城就已經提出要仿照美國SAT模式,將學測、指考合一,再分為「初階」與「進階」試題,當時鄭瑞城還下令要「加速時程」,希望2014年就能上路,然而最後仍不了了之。

事實上,目前兩試分開考確實造成不少問題,有補教業者表示,差別最大的地方在於「學習動機」。由於學測僅考高一、高二的課程,因此,學生為了準備考試,無心學習高三上學期的課程,一旦錄取後,高三下學期的課業也會直接「放棄」,造成高中課業實際上只進行2年,若學測結果不盡理想,想要回頭衝刺指考,又容易出現跟不上的情況,最後只能紛紛到補習班報到,甚至還有學測還未考完,家長已經先到補習班排隊的現象,反而造成學生、家長更大的壓力。

不過,教育部長吳思華6日在立院卻說,學測、指考若合併考,內容要考什麼、如何考、如何維持多元入學,以及大學入學時程會不會受擠壓等,都會是連動問題,必須做通盤檢討,最快在2021年才能上路。

此番言論不禁讓人質疑,現在出現的問題已昭然若揭,且教育部早在2009年就已經做出可行性評估,時任政大校長的吳思華還曾受訪表示,從教育理念上來看,兩試合一「非常正確」,為何上任教育部長後,卻要將改革再拖過10年?

教育部長固然是政治任命的職務,教育部長卻更應關注教育體制的良窳,並改善教學品質,
捨此不為,豈不成為坐視國民品質滑落的歷史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