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食管修法 應借鏡歐盟

台大食科所特聘教授孫璐西(左)及前中山醫大校長王進崑(右)都認為,國內修《食管法》應效法歐盟以科學實證為依據,不應受輿論過度影響。(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食管法》後續修法,應多參考歐盟『以科學為本』的立法依據,而不應完全受輿論左右。」台大食科所特聘教授孫璐西13日出席首屆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年會時表示,歐盟有許多關於食品安全及健康的臨床實證資料庫,值得台灣產官學界參考。前中山醫大校長王進崑則認為,台灣修法應從添加物等「源頭」控管,而非目前「頭痛醫頭」的做法。

【歐盟專家分享經驗】 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於2013年7月底成立後首度召開年會,邀集國際生命科學會總會長、曼山都全球法規副總裁傑瑞耶利、德國聯邦營養食品研究院長葛哈德雷賀克默、賀寶芙副總裁理克哈比、荷蘭衛福運動部公衛院營養食安資深顧問漢斯哈維根、英國瑞丁大學客座教授大衛里查生等國際專家,分享歐盟各國最新的食品消費行為、衛生管理及營養健康促進法規現況。

國際生命科學會在全球已有16個分會,長年針對食品與飲水安全、營養安全及健康、毒理學、永續農業等議題進行跨國合作;孫璐西表示,台灣近年食安問題層出不窮,透過學會與國際接軌的目的,就是希望在修《食管法》的同時,能儘量吸取歐盟的經驗與科學實證報告,「他們畢竟整合了20餘國的意見,在安全及貿易考量上,勢必較能兼顧。」

【本於科學管理食安】 「當我們很驕傲的說台灣有『全球最嚴』的《食管法》時,可曾想過每次都是出了問題後才來訂定新規則?」王進崑指出,以塑化劑為例,根本是非食用性化學物質被加入食品,但因為缺乏完整資訊,導致下游食品廠商也無從自我管理或評估風險;他認為,現行法規針對食品添加物增加了很多「單項」限制,對原料控管的規範卻未盡完善,「難怪會被國際食品大廠認為有貿易困難。」

王進崑強調,不同性別、年齡層、飲食習慣、烹調方式及加工產業,都會影響所謂化學添加物的含量,例如低脂牛乳是公認較有益健康的乳品,但如何攝取、是否再烹調、每日飲用量,都會影響民眾的添加物攝取量,因此食品要訂立添加物含量上限時,應參考歐盟模式,先有龐大的資料庫,釐清民眾每日及每餐的食用量後再行推算。

【世衛組織擬減糖】 事實上,食品安全及健康管理的問題,也牽涉到全球目前最關注的「兒童肥胖」議題;王進崑解釋,國內日前曾傳出「連鎖店餐點份量及熱量過高」的消息,「那兒童去『吃夜市』難道就不會過量嗎?」王進崑說,台灣應該效法歐盟訂出整體性的準則,例如兒童每餐份量限制在560卡以下,鈉攝取量不得超過6百毫克,而不應該過度著眼於每一種食物該如何攝取才恰當。

雷賀克默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有意將加工食品中「糖」所占食物總熱量的比例,由10%下修至5%,因此在日前提出草案,希望各國提出兒童蛀牙及肥胖等成因的調查報告,以釐清肥胖是由於過度攝取油脂、糖分,抑或微量營養素攝取不足,甚至是飲食未定時定量所致;以德國為例,近來發現早餐常吃的穀片等兒童食物,含糖量甚至高於成人份量,很可能就是兒童肥胖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