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運燒滾滾 校園民主冷吱吱

中國時報【胡清暉、洪欣慈、林志成╱台北報導】 近年來,數起大學生主導的社會運動轟轟烈烈,但許多大學學生會選舉卻超冷,今年台大、交大、中山、輔仁等校學生會長投票率都不到一成,台師大、世新經過第2輪投票才選出學生會長,淡江還在補選中,形成「學運熱,校園民主冷」的強烈對比。 台大是台灣學生運動的發源地,多位學生會長羅文嘉、林奕華、高嘉瑜、王威中、高閔琳陸續投入政界。另外,桃園市市長鄭文燦曾任台大學生會副會長,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也當過台大研究生協會會長。 然而,近幾年台大的學生自治面臨參與率偏低的困境,學生會長投票率大多在5%至10%,今年只有1組參選,投票率僅5.84%,為3年來最低。 至於台大學生代表選舉,近4年投票率都不到一成,100學年度第1學期更只有1.7%,導致學生代表一直不足額,目前學代會約1/3的委員會無法正常運作。 台大學務長陳聰富認為,校內溝通管道多元,學生可以直接反映校方,未必要透過學生會,且多數碩博士生不太參與學生會,可能是投票率偏低的原因。 淡江大學101、102學年度學生會長投票率都還有16、17%,去年未達當選門檻進行補選,期間爆發選舉爭議,投票率驟降至2.53%,今年仍未回溫,還在補選中。 輔大前2年投票率約20%,今年降至7%。輔大學生會長廖郁雯說,過去選舉會祭出「誘因」,只要來投票便贈送洗髮精試用等生活小物,但今年沒有,投票率受到影響。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指出,世界各大學學生會選舉投票率有高、有低,像英國曼徹斯特大學20%、倫敦大學亞非學院28%、加拿大多倫多大學7%,台大則是個位數。 林柏儀表示,英國一些大學學生會有能力將學生帶到校外發起反戰、反種族主義、反帝國主義等社會運動,但台灣的大學學生會沒辦法,反倒是幾起社會運動、太陽花學運,拉抬了大學學生會的參與率,但也只提升一點點。 林柏儀觀察,最近幾起社會運動都有大學生參加,但仔細分析,具國族主義(如反中)、高度正當性(如洪仲丘事件)的運動才能吸引較多大學生加入,其他如環保、勞工、性別及反高學費等議題,未受到同等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