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運處理得當 建立民主典範

旺報【王崑義】 「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會已經閉幕,在其子論壇中有一個頗受大家關切的議題,那就是「公共外交與國家形象」的討論。「公共外交」是指一國政府對國內民眾的外交形式,它的活動手段包括文化交流項目、國際廣播和網際網路的運用等,它的主要表達形式是資訊和語言。相對於傳統政府外交而言,公共外交可以為各國政府提升軟實力。 相對於「亞洲四小龍」,南韓的國家實力已經超過其他三小龍甚多,所以南韓早就不屑於持續被列入「亞洲四小龍」之中。反觀台灣,我國的國家實力已經趕不上其他三小龍,所以馬政府特別憂心,一直從這個角度宣傳台灣要崛起,必須盡快審查通過《兩岸服貿協議》,以及接下來的「貨貿協議」等各種跟中國大陸連結的經濟協議。 馬政府對台灣競爭力的低落,所說的本來就是一種事實,但是由於在進行「公共外交」時,太過於著重跟中國大陸的連結,反而變成台獨人士認定馬政府的這些作為,目的都是為了實現「終極統一」,整個台灣競爭力的消失,倒是成了被模糊的焦點。 所以「公共外交」的使用,確實是一項相當重要的手段,但在使用時,卻不可模糊了焦點,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就因為馬政府在對國內進行「公共外交」時,太過於強調中國大陸經濟的發展對台灣的影響力,才會引發大批反中者的反彈,而「太陽花學運」倒是成了挽救台灣避免被大陸「終極統一」的一項學生運動。 經過學生24天占領立法院的抗爭,台灣內部整體的氛圍,反倒變成了寧願過苦日子,也不願意被中國大陸「終極統一」,在這項思考下整個《服貿協議》的焦點,反而不見了。 這是馬政府對國內進行「公共外交」最失敗的一個例子。中國大陸在「太陽花學運」期間,就已經把它定位為「搞台獨」,所以大陸必然會對於馬政府處理台獨事件這麼軟弱和無能感到失望,因此,大陸絕對不可能會和台灣重啟《服貿協議》的協商,也就是大陸不可能對台獨事件有所讓步,這是學運之後,馬政府所面臨的最大危機。 但如果我們從台灣的國家形象來看,學生可以占領國會24天,而不會遭到政府的「鎮壓」,這應該也是全球首見的案例。英國《經濟學人》就曾在學生占領立法院第3天時報導說:「一個政府能容忍抗議群眾占領國會如此之久,實在極為罕見。」當時《經濟學人》必然難以相信學運竟然占領立法院長達24天,而且最後還能和平落幕。 這其實就是台灣的「政治奇蹟」,畢竟「太陽花學運」表面上並非在野黨推動,所以馬政府並沒有太多的政治工具可以強行對付學生,尤其是在323當晚,警察驅離占領行政院的學生和群眾,就已經造成國內的群情沸騰,如果占領立法院的學生能夠在裡面「靜坐」,對馬政府來說,就已經是最佳的選擇。 因為,就像學運總指揮陳為廷所說,他們本來還想占領總統府,如果這個方案通過,才是台灣政治最大的危機。 原因或許就像《經濟學人》所說:「使用武力對付和平靜坐抗議的學生,可能招致負面的報導,台灣的政府沒有太多簡單的選擇。」所以,從總體的「國家形象」來說,馬政府面對「太陽花學運」的處理方式,未來可能會成為全球民主國家的一種典範,這也許是台灣在面對經濟危機之時,反而是提升國家政治形象的另一種「外溢效果」。 (作者為台灣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