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巖光影對談 探討友善燈光

寶藏巖光影工作營邀請市民共同參與社會設計,邀請新加坡、香港與台灣的照明設計師分享其燈光設計的思考。(photo by 游昇俯/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游昇俯台北報導】「燈光不僅是拿來照亮的,還是要給人看的。」寶藏巖光影工作營28日邀請新加坡、香港與台灣的照明設計師分享城市燈光設計的思考。香港設計師莫偉強強調,燈光設計必須對人友善;曾在紐約照明設計公司任職的台灣設計師朱文英則說,「台北市2016年將申辦設計之都,但對台北夜間燈光環境的討論卻仍不多。」

寶藏巖光影工作營由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林大為一手策畫,邀請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國際照明設計師,帶領環境規劃師、藝術工作者、國小人文藝術老師等市民組成工作營,一起為寶藏巖的燈光設計提案,28日舉行成果發表,並邀請參與設計師們座談。中強光電聯絡人詹雁翔表示,希望透過這個工作營帶入公民自主的力量,為城市改造發掘可能性。

光影座談中,莫偉強分享他在香港對燈光設計的觀察,透過一張張攝影記錄,莫偉強勾勒出香港的燈光景象,「香港有很多50層的高樓,但道路僅寬10米,」形成特殊的燈光夜景,他說,「香港是看不到夜空的。」

同時,他比較民居生活場所與經過設計的燈光表現,反思到「是不是有錢才能擁有燈光設計?」他也分析香港中環的街景指出,名牌精品店家的燈光只注意到與周圍店家競爭,但強調亮度的燈光設計顯然並不友善,他注重「燈光的設計是否尊重居住的人」,「燈光不只是給人看的,也要給『心』看」。

曾在紐約照明設計公司任職、現任中國科技大學講師的朱文英,則從行人的視角,道出她對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的觀察,分析街道不同區段燈光的色溫、壁燈設計給人的感受。她更以自己返家路上所見燈光為例指出,反射型路燈要給行人溫和的光線,卻忘了樓上住戶直接承受強光,她也重視街道照明須對居民與行人友善。

朱文英更表示,討論照明設計不僅是關注省電與否,還能注意到燈光的高度、亮度與色溫是否對人友善,「尤其台北市2016年還申辦設計之都,但對台北夜間的燈光環境似乎討論的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