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以原力征服全世界 星際大戰給台灣的文創啟示

工商時報【朱凱蕾高寶書版集團發行人】 「人們對星戰電影產生的盼望程度,在整個歷史上沒有幾部電影做得到。 」─克里斯•泰勒(Chris Taylor) 12月17日即將上映的星際大戰七部曲「原力覺醒」(THE FORCE AWAKENS),正是全球文創的頂尖標竿。在迪士尼收購盧卡斯影業之前,大家以為「星際大戰」大概只能活在粉絲的心中,卻意外引發一個新爆點,預計可一舉創造上看20億美元的產值。這個案例,對台灣發展文創產業具有啟發意義,尤其美國好萊塢影片製作人、全球成功創業家丹密茨Dan Mintz宣布投資東森電視集團,更令引人思考。 38年前,美國編導喬治.盧卡斯拍攝的星際大戰(STAR WARS)上映,被視為科幻電影的新里程碑,更是史上最賺錢的電影系列;在已經上映的六部星戰電影當中,星戰四、五、六部曲,以及首部曲「威脅潛伏」,都奪下了年度票房冠軍,平均票房都在5到10億美元間;若考慮通膨,在美國,「星際大戰」電影獲利僅次於「亂世佳人」。 「星際大戰」為何稱霸全球,橫逾近四十年的系列故事,又如何能夠擁有這樣的吸引力?根據「Star Wars:星際大戰如何以原力征服全世界」作者克里斯•泰勒分析,該系列長壽保鮮的魅力,來自幾個動人之處: 第一、電影、粉絲、商品授權團體三位一體。泰勒說:「盧卡斯自己也承認,大家現在所談論的「星際大戰」,他頂多只負責三分之一。」其餘的三分之二,是無數影迷回饋出來的。盧卡斯稱自己為「星戰系列的父親」,負責遊戲、玩具等商品授權的團體是「兒子」,部落客和粉絲等則是「聖靈」。他說:「我只要擔心父親的世界就好,兒子和聖靈會走自己的路。」 第二、故事的「原力」。盧卡斯的電影迷人,他為了將故事說好,除了當時環境背景,還特意將神話學與人類學的元素包裝進電影。泰勒在「如何成為絕地武士」一章提到:「原力」的概念非常基本,因此放諸四海皆具有吸引力。不過盧卡斯似乎刻意鼓勵觀眾去做自己獨有的詮釋,他在1997年回憶說:「我越是深入探究細節,越是遠離我原本提出的概念。所以真正的本質是要去面對原力,但不要太過具體明確。」「星際大戰」裡,歐比王肯諾比向天行者路克解釋原力為何時,只用了34個精挑細選的字:「原力是絕地的力量來源,是所有生物都有的氣場,環繞我們、穿透我們,繫銀河於不墜。」 第三、影迷和電影文本的良性互動。「星際大戰」有某種特質,使得這種宅男氣息很重的「反芻」,廣為主流觀眾接受。這種特質是趣味的、惡搞的、歡樂,卻投入的;這種特質使影迷開始了扮裝、講星戰語言、製作道具與購買商品、在全球各地自發性地成立突擊兵軍團、成立「絕地宗教」。美國總統歐巴馬還曾因為想耍帥,卻唸錯星戰台詞,被民眾嘲笑了一番。 星際大戰的商業能力與文化傳染力處處可見,2015年勢必是星戰迷心中另一個最期待的年份。從臉書創辦人馬克•查克伯格的猶太成年禮以「星際大戰」為主題,到太多導演與電影、設計受到星戰啟發,「星際大戰」滲透了地球,下至升斗小民,上至美國總統,它以原力征服了全世界! 「星際大戰」征服全世界,台灣文創產業該如何反思?文化部每年提列大筆金額補助文創業,美國西岸從舊金山到洛杉磯好萊塢是創意與創新的重鎮,匯聚了全球最好的人才與產業環境,在當地不會看見「補助」這回事;但是,2009年∼2013年台灣文創產業產值成長率約為0.6%,不要說美國,都不及韓國6.25%的十分之一;而往昔引領亞洲風騷的流行音樂、戲劇,更是在中韓崛起後,逐年式微。韓國近年來透過專司文創產業整體規劃的「文化產業振興院」,傾全國之力,把「韓流」推到亞洲浪頭的位置。 對照絕佳範例「星際大戰」,台灣在文創產業版塊上,還需大大補缺:創新人才、上下游整合,以及整體美學教育與文化扎根。這是我們在折服於星戰文化征服力量如此強大之餘,該回頭沉澱自己,並重新發掘台灣文創「原力」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