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向煤炭宣戰 美國能,台灣也能

工商時報【呂錫民退休能源研究員】 美國總統歐巴馬8月3日宣布一項新能源政策,要求美國在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從2005年水準大幅降低32%,比之前公布目標再提高9%。在大幅減少燃煤發電依賴,擴大風能、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使用之下,這是美國有史以來對抗氣候變遷最重要的一項能源計劃。此計劃如果實施,美國燃煤發電比例將逐年下降,從去年39%占比,逐年降至2030年的27%。目前,美國燃煤發電供應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電力。 歐巴馬宣稱,此一計劃是美國對抗全球氣候變遷,所邁出最重要的一步,調控是針對現在情況的改變,而不是前瞻性模型預測,氣候變遷不再只是我們替後代子孫作的未來預測,而是關於我們每日生活的現實考量,更強的風暴、更嚴重的乾旱、更頻繁的洪澇災害,都是環境改變的結果,如果現在不予以因應,則未來將無法逆轉。 修改之後的潔淨能源政策,旨在提高美國電力部門對碳排放量的削減,此意味著將減少8.7億噸二氧化碳排入大氣,碳排放所造成的空氣污染與化學廢棄物所造成的污染類似,例如,汞、砷和硫等,而化學污染已經被規範,碳污染也必須立即著手進行管制。 該政策將推動美國從燃煤發電逐漸轉移到再生能源發電,廣泛使用太陽能和風能等,因而造成全國性電力結構的轉變,將讓數百家燃煤電廠被迫關門,目前已引起相關業者的強烈抨擊。但歐巴馬反駁說,「過去十年中,美國削減的碳排放量比任何國家都多,但美國經濟仍然持續增長。如果我們要保護我們的經濟,我們的安全,還有我們孩子的健康,科學家告訴我們,我們必須做得更多。」 台灣亦需要往相同的方向改進,燃煤電廠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向來很高,依據經濟部能源局資料,台灣2014年總發電量為2,600億度,排放的溫室氣體為1.35億公噸二氧化碳;其中,燃煤發電量為1,200億度,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為0.96億公噸,占比高達78%,顯然煤炭為台灣電力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因此,減少燃煤發電,增加再生能源使用,實為台灣應有的潔淨能源政策。除了環保效益之外,開發再生能源也將有助於台灣能源供應獨立與經濟蓬勃發展。 實際上,台灣再生能源的蘊藏量相當豐富,太陽能、風能、地熱、海流發電都有發展機會,生質能源的潛力也不可小覷,因除了生活、工、農業所產生的廢棄物可作生質燃料外,不會引發糧食危機的第二代生質作物,如油藻和纖維素,可利用上千公里的沿海海域和廣大的林地來養殖或種植這些能源作物,有可觀的蘊藏潛力。 本人估算,上述再生能源中以風能最具潛力,蘊藏量高達21.62 kWh/p-d(度/人日);其次為太陽能有17.54 kWh/p-d、生質能有4.55 kWh/p-d、海洋能有4.58 kWh/p-d、地熱有0.67 kWh/p-d、水力有16.79 kWh/p-d。若將生質能視為初級能源,並假設將初級能源轉換成電力的平均效率為40%,則台灣再生能源蘊藏電力合計約是63.02 kWh/p-d,約為2014年全國總發電量的2倍。基本上,台灣再生能源蘊藏量豐沛,充分開發再生能源發電,應該可以達到大規模溫室氣體減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