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從台商角度看中共改革開放四十年

工商時報【主筆室】 回顧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舉行「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全黨工作重點,從階級鬥爭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上,同時確認「先讓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富起來」新方針。這就是中共改革開放政策路線的創始點,至今即將屆滿40周年。而在該次三中全會約10年後,台商開始成群結隊投資大陸,也持續對改革開放政策發揮重要助力。惟從台商角度看,改革開放既提供豐沛商機,亦帶來強力挑戰;因而兩者互動的過往經驗及未來展望,值得深入析論。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登場時,毛澤東去世及文化大革命結束才兩年多;當時大陸經濟狀況是一窮二白,低效、封閉的計劃經濟體制依舊留存支配能力。惟在新強人鄧小平主導下,該次三中全會按照「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原則,確立改革開放新政;其基本精神是減少人為經濟指令,轉而尊重價值規律和供需法則,同時勇於學習資本主義之長及善用其資源。 而在該次三中全會前夕,中共先召開了「中央工作會議」,由鄧小平作主題報告,等於是為三中全會定調。這項報告指出,「要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企業、一部分工人農民,由於辛苦努力、成績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來。」此一表述簡單易懂,相當深入社會人心。而三中全會結束後不久,大陸即成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這4個經濟特區,作為培植「先富群體」及吸收外資的基地。這是台商熟悉的歷史。 不過,40年來改革開放路線踐行過程曾有多次波折,並非一路平順。其中最重大波折是1989年「六四風波」;其係因改革開放前10年價格改革失誤導致物價大漲,及商品價格二元化(計劃價和市場價)引來官商投機牟取暴利,讓老百姓不滿情緒激化所致。風波之後,鄧小平於1992年年初南巡,倡議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以期引用更多市場力量來合理配置經濟資源;其經同年稍後「中共十四大」確立為改革開放新方針,亦是相關政策路線一次重大調整。 後來,改革開放路線陸續遭遇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海嘯等風暴之考驗,主政者亦皆堅持既定方針,奮力應戰過關。而此路線踐行的最亮麗成果,是讓大陸在2010年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亦種下美國制中之因。 當前中美貿易戰相當激烈,美方抓住中國大陸外貿失衡及技術缺口等把柄,攻勢甚猛,讓中方疲於應付,台商亦無所適從。這也表明,大陸改革開放路線仍須妥適調整路向,以擴大釋放及優化社會生產力,追求經濟充分自主。 而中美貿易戰亦讓人回想起,當年台商開始成群結隊投資大陸、加入改革開放潮流,即是和美國市場因素緊密關聯。那是在1987年11月台灣開放大陸探親時,逢上台幣迅猛升值,出口型台商在台製造難以為繼,紛紛拿著外商訂單,轉場到大陸開生產線。 其中,美商訂單是主體,因而台商成了大陸對美出口增長的重要推手,不但顯著推升大陸對美出口額,而且把搶攻美國市場的方法「外溢」給很多陸商。直白說,如無台商多年來的貢獻,今日大陸對美貿易順差不會這麼大,中美貿易戰也不會如此激烈。 總的來看,台商對大陸改革開放的主要貢獻,是在涉外經濟活動上,惟也帶動這方面眾多陸商「偏食美國市場」風潮,導致中美貿易關係劍拔弩張,讓人慨嘆。 儘管如此,仍須銘記台商過去在大陸憑藉涉外交易專長,創出自身的「黃金時代」;特別是在2001年到2005年期間,大陸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且人民幣尚未升值,因而出口型台商大賺特賺美元,且崛起了一批台商新富豪,如號稱鞋類大王、成衣大王、家具大王、電子元器件大王等等。惟這種依託海外市場而崛起的大陸台商「大王」,在未來很難再出現了。 接下來的改革開放新階段,大陸官方受中美貿易戰刺激,肯定傾全力構建「以我為主」的產經體系,如建成全球最大5G(第5代移動通訊)商業應用、電動汽車產銷等市場;果能如此,則外向經濟將難再主宰內向經濟,只能依附。 這形同一場轟轟烈烈的「經濟再生運動」,也是改革開放屆滿40周年後的重頭大戲。因此,大陸台商應及早勤練「內功」,即用心參透大陸內部經濟生態,並積極融入、併軌發展,以翻開歷史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