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藥物併行導管電氣燒灼術 做節律控制

天氣忽冷忽熱,容易超出人體生理的調節範圍,尤其「心房顫動」使心房內血液無法順暢流動,而產生「血栓」,當血栓流至腦部時,便可能導致栓塞性中風,引發致命的危機,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吳柏青醫師指出,心房顫動患者除了施以藥物治療,亦可採行導管電氣燒灼術做節律控制,對於中風危險性高的病人,須長期服用足夠的抗血栓藥來預防中風。 最近陸續遇到80歲以上的病患,因心房顫動引發嚴重中風而到急診就醫,吳柏青說,心房顫動是臨床上常見的心律不整,發生時心臟會有快速且不規則的跳動狀況。像一位87歲高齒的病患,平常沒有留意心律不整問題,結果因心房顫動形成腦部血栓造成中風,而意識昏迷。 吳柏青表示,心房顫動的發生率會隨年齡而增高,65歲以上的患者達5%以上。心房顫動是由局部心房內膜不正常快速放電引起,若長期心跳過速會引發心肌病變及心衰竭,如果持續一段時間後,就有可能心臟血栓,而發生腦中風或腸子栓塞等併發症。 導致心房顫動的潛在原因有高血壓、心臟瓣膜狹窄、風溼性心臟病、缺血性心臟病、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或是遺傳等因素。吳柏青指出,根據WHO的資料顯示,每年全球約有五五○萬人因為中風而死亡,心房顫動患者發生缺血性中風的風險,比沒有心房顫動者的機率高出5倍。此外,心房顫動的患者一旦發生中風,病情都較嚴重,且1年內死亡的機率高達50%。 吳柏青說明,心房顫動治療可施以藥物恢復竇性心律(即正常心律),但有些患者長期服用抗心律不整藥物,容易引起副作用,因此也會透過控制心室心搏速,以調整心房顫動所引起心跳快速造成心臟衰竭的症狀。 經常發作或是症狀嚴重的患者,以及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與有嚴重副作用的病患,則以「電氣燒灼術」來治療也有不錯效果。 吳柏青醫師強調,由於心房顫動會提升五倍以上腦血管梗塞的機會,為了預防心房顫動發生腦中風的併發症,病患必須服用抗凝血藥物,來抑制血栓的形成,以降低中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