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非絕症 平均餘命增加

長期防治愛滋病有成,從統計數據來看,新確診個案逐年減少,近期連續三年,每年都下降12%到20%,雖然是個好消息,但同時卻也面臨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病友高齡化,根據研究顯示,病友比一般人、會提早10年面對老化、慢性疾病等共病問題,因此現在要做的、是朝向整合性照護。

50多歲的愛滋病患者光哥,平常相當注重身體健康,避免未來罹患慢性疾病。

愛滋病會大使 光哥:「如果之後年紀再更長,然後需要身體不行的時候,沒有辦法自理的時候,需要人家照顧的時候,確實會擔心說照顧我的人,會不會擔心 會不會拒絕,或者是找不到人來幫我。」

愛滋病,全名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隨著治療技術進步,愛滋病已經不是絕症,愛滋病感染者的壽命,也和一般人差不多,只要穩定服藥、定期追蹤,達到U=U,也就是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但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許多人不願意回診。

衛福部桃園醫院感染科醫師 鄭舒倖:「除了在防治以外 我們增加了,很多地個人化的醫療服務,還有就是定期的回診跟抽血,盡量地維持穩定地,讓病人可以回來就醫,或是在遠距就可以得到服務。」

根據美國研究指出,愛滋病患者因為長期屬於慢性發炎狀態,可能比一般人提早十年面臨老化與慢性疾病,根據2016年衛福部統計,台灣50歲以上感染者,大約佔17%,但在2026年,因為平均餘命上升,預估會超過30%,因此長期照護需求也與日俱增。

亞東醫院感染科主任 楊家瑞:「大家還是對愛滋存在著,一定的恐懼,在經過50歲以上以後的生活,針對代謝性症候群的發現,或者是心血管疾病,甚至會有一些,神經認知功能的退化。」

感染者只要透過簡單三個步驟,定期服藥與回診、主動和醫師討論治療方式、保持良好飲食習慣跟規律運動,也需要消除刻板印象,去除疾病污名化,全民共同營造愛滋友善環境。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符合資格可申請新藥給付
WHO團結試驗疫苗 高端獲選進入三期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