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刻章是藝術 不怕電腦搶飯碗

中國時報【許智鈞╱屏東報導】 刻印的靈魂在於書法技術!南州鄉的刻印師廖元榮練就一手好字,且刻印時需在章上寫「反」字,他還能夠左右開弓,左手寫正右手寫反,令鄉民嘖嘖稱奇,面臨電腦刻字的普及,他也淡定的說「手工章才能獨一無二」。 65歲的廖元榮從小看著父親刻章,耳濡目染之下讓他高中就能分擔工作,從簡易的木章到堅硬的象牙章,他不斷精進技術。15年前練就雕刻長寬12公分的大型印信,不僅服務過屏東多位鄉鎮長,就連公廟的神明印都出自於他之手。 廖元榮說,將章面以砂紙磨平後,就依顧客需求將字體以反字方式,用筆墨寫在章面上才進行雕刻,最後經過修飾再交到客人手中。早年因收件量多,最快要隔日才能取件,等待的過程客人不曾抱怨,反而多了些期待感,每個手工章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有部電腦,人人都是刻印師!」廖元榮指出,電腦刻印技術大約在27年前出現,結合鎖店、影印店生意,只要有台電腦就能生產印章,手工需耗時60分鐘的木章,機器5分鐘就能出爐,嚴重影響傳統刻印業的生態。 他表示,電腦雖然便利,但許多字體還是需要手工呈現,目前電腦刻印技術只能完成長寬小於6公分的小型印章,且成品全部一模一樣,容易有盜用風險。雖然大型印信還有市場,但現代人求便利,手工刻印技術正走向失傳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