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臥床,從年輕開始

拒絕臥床,從年輕開始

老,可以有很多樣貌,活躍社交四處趴趴走,或是長期臥床苦楚無人訴。台灣平均臥床時間為7年,北歐國家只有兩週。40歲的行動力是成功老化的關鍵,你決定怎麼做?

前監察院長王作榮因跌倒導致腦中風,臥床1年餘,因肺炎過世;享譽華人文壇的作家陳之藩也是在中風臥床4年後,因肺炎去世;音樂教父李泰祥飽受巴金森氏症折磨,離世前臥床多年、形容枯槁;前高雄縣長余陳月瑛因跌倒昏迷,多次進出加護病房,臥床近1年後去世。

臥床的生活,許多人是插著鼻胃管餵食三餐,靠氣切管呼吸,以尿管、尿布處理民生大事,甚至躺在床上無法溝通言語;狀況好一些的,可下床但要人攙扶,出門得坐輪椅,一直到離世那一日,這是台灣48萬名長輩的生活寫照,如此缺乏尊嚴的生活,在台灣平均長達7年。

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但卻不是健康活著。主計總處和衛福部統計,國人平均餘命79.5歲,但健康平均餘命僅70.8歲,等於有長達8.7年的時間受病痛之苦,處於程度不等的失能狀態。在這段期間,不只病人受病痛折磨,也是家人、照顧者沉重的負擔。

北歐同樣是高齡化社會,銀髮族卻能夠尊嚴老化,平均臥床時間只有兩週,也就是臨終前的14天,才躺在床上過日子。

北歐國家將多數預算投入前端的健康促進,採取預防性照護措施,而非生病後的長期照護。

以丹麥、芬蘭為例,為了讓老人家在地成功老化,運用政府、社區、大學等各種資源,提供運動及營養諮詢,甚至還有個人化的運動處方,訓練肌力,培養生活自理的能力。

丹麥針對75歲以上老人提供1年1次的預防訪視,健康諮詢顧問在訪視後提出個人化的健康促進計劃。為長輩設計的運動多元且有趣,遊戲般的運動能夠訓練四肢肌力,也有模仿公車搖晃的平衡訓練器械,許多人甚至還可以吊單槓、翻筋斗。

台灣臥床率是歐美的11倍

台灣傳統觀念卻認為臥床無可避免,而且臥床多休息能預防老年人跌倒;殊不知長期臥床的人,多躺一天床,就會失去3%的行動能力。

台灣臥床率為歐美國家的11倍,降低臥床率成為台灣高齡社會的當務之急。行政院整合跨部會資源提出的《高齡社會白皮書》就強調降低失能人口、縮短失能時間,提高健康長者的社會參與程度。在減少失能方面,最優先要推動的就是預防跌倒、口腔衛生及運動習慣,「運動習慣從40歲就要開始培養,對長輩來說,還要規劃適合的運動處方才有效,」政務委員馮燕說。

跌倒是長輩臥床主要的原因之一。

《北美內科臨床(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期刊的研究發現,跌倒可能導致失能及長期臥床。若長輩跌倒發生髖骨骨折,有25~75%的病人無法恢復到跌倒前的生活功能,只有半數病人能不依賴他人從床上起身,甚至有許多人在跌倒後長期臥床。

2014年十大死因第6名的事故傷害中,跌倒的增幅最大,多數為老人。

2005~2008年的國民營養調查發現,國人維生素D、鈣質攝取不足,65歲以上每9人就有1人患有骨質疏鬆,一旦跌倒就容易造成骨折。肌肉減少也是老化的現象之一,且肌肉中的脂肪細胞會增加,導致身體活動能力下降及失能;在失去平衡時,肌肉和關節無法即時反應,就容易跌倒。

增加肌肉是降低老年族群死亡風險的關鍵。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的研究發現,肌肉量較低的長輩的死亡風險是其他人的1倍。增加肌肉不僅能降低死亡風險,還能提高生活品質,「肌肉量是篩選高風險老人的重要指標,不能只再強調身體質量指數或體重,」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助研究員莊紹源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