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理財當道 ETF基金續夯

工商時報【陳欣文】 受到聯準會升息縮表影響,加上美中貿易戰延燒波及,2018年市場行情波動加劇,儘管如此,國內ETF規模仍呈現穩健向上,統計至2018年11月底,國內全體ETF檔數來到149檔,規模突破新台幣6,800億元。 元大投信認為,對於個別投資人,中長期的投資配置建議適度納入債券,若對投資地區個別公司信用狀況不了解時,透過債券ETF可以快速掌握住投資時機。 回顧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美國公債及其他已開發國家投資等級公債都呈現正報酬,發揮規避風險的效果。 對於中長期投資人來說,高評等債券在市場風險升高時,有降低整體投資部位波動率效果,避免一時心理壓力打亂投資規劃,才有機會完成長期投資目標。而目前接近升息尾聲,也是承接投資級債、公債這類高信評產品好時機。 由於交易成本及便利性具有優勢,美債ETF成為近年來市場追捧的投資商品,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粘瑞益表示,統計自2017年以來,美債ETF商品的資產規模持續走升,而在2018年歷經股市大幅震盪下,更有顯著成長,截至2018年10月底,所有掛牌交易的美國政府債券ETF(包含槓反型)資產規模合計為新台幣835億元,較2017年底的規模348億元,成長1.4倍,顯示其深受投資人青睞。 投信業者指出,投資人對於債券基金並不陌生,然而目前市場上已出現相關ETF商品,是投資人另一個投資管道,以ETF來參與美債ETF主要可有四大優勢,首先是可配息,透過債券息收追求穩定現金流;其次,相較直接投資債券,透過ETF可投資較小單位,相同規模下成本較低;再來,ETF為可直接向券商交易,投資便利迅速,享有股票般的高流動性;最後是基於指數化投資,交易方便免選股,基金持股組合透明且容易掌握。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2018年在美國聯準會循序漸進升息、美中貿易戰紛擾不見落幕之契機,2018年第四季以來,又接連傳出義大利預算案卡關、英國脫歐協議變數、主要國家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走軟、油價大跌等多重負面消息,金融市場再度迎來逆風。 對比2018年10月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大幅修正,ETF規模卻逆勢創高,分析主要原因在於元大投信發揮領頭羊角色,開啟國內ETF股票、債券、外匯、商品類型ETF搭配多空方向,引導資產配置組合,提供投資人多元搭配組合的可能性。 另一大原因在於國內投資人愈來愈熟悉ETF投資,採取逢低布局,例如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滬深正2(00637L)受益人數在2018年10月行情修正之際,受益人數寫下新高數字。 前三名包含台股規模最大的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元大滬深正2。2018年成立屆滿15周年的元大台灣50追蹤台灣市值前50大企業,對投資人來說,投資0050既能參與台灣經濟成長,又能適度分散投資,也不錯失台股高殖利率優勢。 觀察0050與台灣加權指數連動性高,歷史股價高低點價差幅度較大,因此投資人習慣低買高賣,作波段操作,2018年10月台股修正超過10%,投資人伺機逢低進場布局,2018年10月底受益人數達到8.8萬人創新高。 另外,2018年A股同時迎來A股正式入摩與美中貿易戰兩大消息,成為投資人關注焦點。法人指出,大陸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外資持有A股比重一直都相對偏低,而入摩議題讓2018年來透過陸股通北上資金累計淨買入達6千億元人民幣,創下歷史新高。 隨著A股在MSCI系列指數的權重不斷提高,富時羅素指數公司亦決定將A股納入其全球指數體系,且首次納入權重極可能超過MSCI,可望為大陸股市帶來更多活水。隨著2018年10月上證指數持續破底,投資人積極透過元大滬深正2押寶反彈行情。 AI人工智慧科技相關的話題火熱,帶動許多新創產業與商機崛起,2018年一躍為投資話題,成為科技投資新主流。回顧國內最早相關標的是2016年5月成立的第一金全球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基金,2018年各業者包含富邦、新光、合庫、德信、甚至第一金等都紛紛規畫推出AI相關主題基金如雨後春筍,不外乎圍繞人工智慧、醫療科技、電動車、機器人等主題,檔數倍增。第一金投信2018年12月1日起將其「第一金全球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基金」及「第一金全球FinTech金融科技基金」,分別加入AI於基金名稱。 ETF方面,2018年6月國泰率先推出國內第一檔AI主題ETF:全球人工智慧及機器人ETF,2018年第四季元大投信也加入相關行列,預計2019年1月推出元大STOXX全球人工智慧指數ETF,主要訴求在於指數成分股為全球公司之營收來源50%以上人工智慧相關業務之企業,涵蓋了人工智慧最具代表性之公司,如英特爾、輝達、FB、Alphabet等,是全球純度最高人工智慧主題的ETF。據了解,富邦投信也有意推出相關ETF,可以想見2019年AI主題ETF將是市場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