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考歷史科 少點死記 注意邏輯性問題

中國時報【文╱李偉 老師】 一般來說指考歷史的題目較學測來得困難,無論是題目數量跟內容的深度都比學測時困難許多。 然而指考題目的特色,是著重於題目的閱讀,記憶性的考題並不多,反而是邏輯性的問題才是主流,因此解題的關鍵方法,是優先判斷時間,只要選項裡的敘述不符合題幹敘述的時間背景,就立刻用刪去法刪去錯誤的答案,如此一來便可增加答題的正確率。 仔細閱讀題目 特重邏輯思考 但有些題目並不會明確的指出時間,反而是在題目的敘述中透漏時間的訊息,例如:某題指出「某個時期的台灣人口數約莫600萬人左右……」此一時間判斷即是指日治末∼光復初期的時間點。因此同學們除了要記熟常考的重要時間,還需留意可作為時間判斷的關鍵字詞。 注意經濟與文化考題 之前學測歷史會以中國史、台灣史為重點,比較重視各朝代政治變遷、制度沿革。然而進入指定科目的歷史考試,西洋史考題比重將會略微提升。西洋史準備的方向:建議從中古歐洲的部分到冷戰結束為止,此段歷史不同於學測時的準備方向,應該特別留意伊斯蘭及基督教文化對印度、非洲及拉丁美洲個別地區的影響,但不必鑽研太過細節的部分。 至於台灣史的考試準備方向,4個考試重點:明鄭時期的海上貿易、清領前期的移民社會和清領後期的經貿發展、日本對台灣的殖民政策以及當代台灣的經濟發展和兩岸交流。 至於中國史的考試重點:特別留意春秋戰國時代的社會流動和學術交流;兩漢∼魏晉則須留意「均田制」、「府兵制」和「土斷制」;唐宋時期則特別注意政治經濟重心的南移和庶民文化的形成;明清時期則特別注意對外貿易和國內經濟發展的部分,尤其是白銀流入中國的影響和美洲作物對人口增加的交互影響。至於中國近代史的部分只需留意清末三大運動(自強運動、維新運動、立憲運動)和民初的三大運動(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十年建設)即可 ,然而1949年後的中國的經濟發展也須稍加留意。 關心國際時事 中國史的時事部分,須留意近來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政策,這是提出一個透過鐵路建設,來統合亞洲經濟,加強多邊文化交流的一項重大經濟計畫,然而這項計畫的影響,可媲美漢代的路上絲路及明代的海上絲路,因此便可以此時事入題,考相關於古代路上及海上絲路的題目。世界史部分,相關的時事問題,須注意西方世界與伊斯蘭世界的宗教及民族衝突,如「伊拉克與敘利亞伊斯蘭國(ISIS)」(素尼派的恐怖組織),近來美國與古巴外交修好,便可以聯想到1962「古巴危機」的相關考點,以上都是值得特別注意的時事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