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便利的健保制度,國人健康卻每況愈下?

【華人健康網健檢事業董事長/王欽堂】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為台灣人民對於政府施政最為滿意的項目,就連諾貝爾獎得主保羅‧克魯曼都曾稱讚台灣健保是「全世界最好的制度」。但是在便利的醫療制度保護下,反觀國人的健康卻一年不如一年,就醫人數反而有增無減,這其中究竟出了什麼樣的問題,實在值得令人深思!

健檢事業董事長王欽堂(如圖)。
健檢事業董事長王欽堂(如圖)。

聯合國一項研究報告指出,疾病是致貧的首要因素。開發中國家一年中,每十戶就有一戶因為家人生重病,而必須花費一年所得的一半在醫療救治上,使得家庭經濟陷入危機。全民健保制度的實施,就是要避免人民不會因病而貧,或是因貧而無法就醫,從而維護生命基本的尊嚴,同時一般民眾也能因醫療的普及而免於經濟困境。

晚上7點多了,這家大型區域醫院的門診仍然擠滿看病的人潮。根據健保署資料,台灣每天有200萬人次門診,也就是全台灣每天有十分之一的人在看病拿藥,平均每人每年就醫次數高達15次。這是現行健保制度下,符合「人性」行為所造就的醫療盛況。

「俗又大碗」健保制度,犧牲的是醫療品質

全民健保雖然立意良善,但在制度方面卻存在著許多缺失,加上因為是社會保險,也就是社會主義人人平等的觀念,因此衍生出不少人性問題。因為幾乎沒有限制的健保醫療資源,大家就會多多消費,而醫療機構也樂於配合大開門診來爭搶「病人」。我眼前所見,或許就是整個台灣醫療現況的縮影。

不久前,八仙粉塵爆事件讓急診室被濫用的問題明顯浮上檯面。很多並非需要緊急救治的人,卻任意使用急診資源,反倒讓真正有需要的病患因而受到耽誤。但醫院的急診室卻沒有權利拒收這些小病小痛的人,否則可能又將成為另一宗被媒體炒作的人球事件,因此醫院只能靠呼籲宣導規勸大眾,非重大急症時,不要把急診當門診使用。

擁有便利的健保制度,國人健康卻每況愈下?
擁有便利的健保制度,國人健康卻每況愈下?

急慢症交錯,現代醫學矛盾

母親因為跌倒骨折,合併胃出血,住進了這家區域醫院。住院期間,見證了台灣現有醫療體系的許多問題。

母親本來就長期在這家醫院就醫拿藥,而每看一科,醫師就開了許多藥給她,幾個科別下來,竟然每天要吃十幾種藥物。

骨折及胃出血都是屬於急症。當天從急診部門進入後,經過一連串的止血、輸血及手術,果然發揮了西醫最擅長的急重症醫療功能。然而,母親長期被診斷的睡眠障礙及高血壓等問題卻從來沒有根治過,現在反而又製造出更多的問題:骨折是吃了安眠藥起床時跌下床的「意外」,而胃出血推測和她長期吃的藥有關。

因為處理慢性病,卻又衍生出急性病,這就是現代主流醫學的矛盾。西醫所謂的對抗式療法,就是對抗緊急、有生命威脅的急重症。而對慢性疾病或現代人常見的各種「生活習慣病」,卻不是一種有效根治的方法。但人們期待它能解決所有問題,是非常不務實的事。

住院期間,從病房類型、手術材料、藥物等,每一項都有健保和自費之分。醫師甚至告訴我,有些藥健保只能給一顆,但是要有「療效」需要兩顆,因此另一顆要自費。果真如最近媒體對健保藥物問題的調查:「在健保制度現況下,一顆藥物竟比一顆糖果便宜」。醫療機構將「藥價差」當作營收主要來源,拚命擠壓藥廠利潤。而藥廠在沒有利潤的情況下,需落實「成本管控」才能活,因此藥效就大打折扣了。

擁有便利的健保制度,國人健康卻每況愈下?
擁有便利的健保制度,國人健康卻每況愈下?

應建立嚴謹轉診制度,落實完善醫療照護

不過與其靠民眾的自覺,更實際的方式,還是應該從制度面去落實,像是轉診制度便需要有所規範。現在生病的人,可以去任何等級的醫院看診,所以有些人即使感冒,但只要多付一點錢,就能直接跑到大醫院去看病,這其實是件很離譜的事。大型醫院所照護的病患,應該是由一般診所或基層醫院轉診過來較為嚴重的傷病等級,而不是任由病人自行決定。

加上醫療普及和便利,進行任何檢查、開刀幾乎都不用等待,這也造成了醫師為了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消化掉所有排隊看病的人流,平均看一個病人幾乎用不到三分鐘時間就能確診開藥。如此高超的醫術堪稱神技,這其中有可能造成醫療診斷疏漏。另有更多看診的人,恐怕是根本不需要看病吃藥就能自然痊癒的小毛病。

相較於國外嚴格的轉診制度,例如進行關節置換手術或白內障手術,從檢查到排時間開刀,往往得要花上一整年的時間。也難怪有不少旅居國外的人,願意大老遠從國外回來看病開刀,還能順便探視親戚朋友加旅遊,往返兩地所花費的時間和金額,還遠比在國外看病來得少。因此健全的轉診制度,不但能夠保障重大疾病的病患,能獲得完善醫療品質照護之外,我們的醫療資源也才能有效被運用。

看病就醫太便利,反倒讓人輕忽健康的重要

當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讓醫療費用變得超低廉,當就診變得如此輕鬆簡單時,人們就可能更不重視健康照護?

如果能採取像是新加坡的醫療帳戶保險方式,每個月從薪水中固定提撥一部分儲存到自己的醫療帳戶中,等到有重大疾病時,就能動用這筆保險費做為醫療給付,如此一來,自己所儲蓄起來的醫療基金自己使用,這時便會懂得自我約束,而不會任意造成不必要的醫療浪費了。

更多健康新聞:

百歲人口成長加速 人瑞慎防感染症

新研究:中醫針灸可降低中風復發率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華人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