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不鬆綁 肥水流向大陸田

旺報【記者宋秉忠╱專題報導】 編者按反服貿爭議,雖然凸顯悶經濟下台灣年輕一代對未來前景的焦慮,甚至折射成恐中情結,但台灣面臨全球化競爭,不開放就是死路一條,海島型經濟的台灣,沒有鎖國的本錢。但相較台灣恐中情結,台灣經濟正陷入「自閉」窘境,反觀大陸新一代領導人卻深刻認知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積極全面向全球開放,大陸總理李克強在博鰲亞洲論壇,就宣示要向國際市場做更深度的融合並提升對外開放層次。2008年兩岸重啟協商,兩岸就啟動和平紅利,但政府始終無法以平常心看待大陸市場,恐中情結,在兩岸經貿往來中,處處可見,但殊不知自以為享有對大陸貿易順差,事實上,對大陸的處處設限、提防,背後卻隱藏各種嚴重的逆差。值此反服貿爭議,本報從消費、人才、投資及政策各領域,深入剖析兩岸政策的得與失,為台灣找出路。 記得2008年,第一批搭直航班機抵達桃園機場的大陸觀光客,一下機就說「我們是來改善台灣同胞生活的。」聽到這句話真讓人哭笑不得。是的,1年有200多萬陸客來台觀光,在大陸常住(居住超過3個月)的台灣人也約有200萬人,但是陸客在台灣只是住旅館、買鳳梨酥,而200萬台客卻是在大陸投資股市、買房子。誰產生的經濟效益大,用膝蓋想就知道。 自綁手腳 阻擋消費力 很多人看兩岸經濟交流只看台灣對大陸每年享有數百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但卻忽略台灣因兩岸人員往來不對稱所形成的巨額「消費逆差」。 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的《提高陸客來台對消費與就業的帶動效果》報告,從2008年7月開放陸客來台到2012年10月的4年間,大約有477.9萬人次陸客來台旅遊,再加上來台商務考察的34.8萬人次陸客,總共為台灣創造新台幣1555.9億元的商機,平均每年為台灣經濟創造新台幣380多億元產值(約76億元人民幣)。 1年200多萬到台灣短期出差、旅遊的陸客不過替台灣創造76億人民幣的GDP產值,那麼,根據陸委會的粗估,約200萬台灣人在大陸常住,他們經由投資和消費替大陸創造的GDP就絕對不只76億人民幣。這就是台灣對大陸的「消費逆差」。 相較於200萬台客在大陸常住,那麼在台灣常住的陸客又有多少人呢? 自2003年開放外資跨國企業可派陸幹來台服務,至2011年底,只有6067名陸幹來台,其中290人停留逾1年。 行政院2013年3月宣布,開放在台設營運總部的台資跨國企業也可調動陸幹來台,估計有295家符合條件;以移民署擬限「每家最多10名陸幹停留1年以上、最多20人停留1年以下」推算,最多只有8850陸幹可來台常住。 任誰都知道常住人口才有消費力,而常住台灣的陸客連常住大陸台客的1/200都不到,等於台灣用政策(限制陸人常住)綁住自己的手腳,讓「肥水」(消費)流到大陸那塊田去。 「消費質量」受到傷害 比「消費逆差」更嚴重的是「消費質量」。因為敢跨海到大陸「冒險」的台客必然是年輕、有能力、有企圖心的一群,他們長期不在台灣,對於台灣的消費「質」與「量」都造成長遠的傷害。 台灣前三大財經出版社負責人曾私下表示,為什麼這幾年嚴肅的財經企管書愈來愈難賣,原因就是100萬最有求知慾的台灣人去了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