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與修養,不見了

很久以前讀了這麼一句話:「優秀民族,源自於有教養與修養的百姓。」我從德語系國家完成學業回來,常欣賞德國人見面時,打招呼的用語:「Alles in Ordnung?」秩序還好吧?臺灣人見面時,彼此打招呼的慣用語是「吃飯了沒?」不同民族重視的生活價值真是大不同。

活到耳順之年,絕對不會認同外國的月亮特別圓。但觀看臺灣大部分的年輕人,與咱們當時代的生活態度,關懷社會教育的我,真要為遊蕩街頭的年輕人捏一把冷汗。搭乘捷運時,臺灣人幾乎齊頭式的賞玩手機。在德國地鐵裏的人們不用手機上網,而是捧一本書靜靜閱讀。我們不反對年輕人搞社會運動,那也是一種對社會的關懷,但德國人從不把愛國掛在嘴上,內心深處卻有著與生俱來的民族榮譽感。

「教授,我明天帶朋友去你家喝咖啡。」這是最近常發生在我生活裏的戲碼。臺灣許多人習慣隨心所欲的替人安排事情,忘了先尊重對方。於是我學了德國人的口頭禪:「喔,讓我看看記事本。」最後當然是拒絕所有計畫外的會客時間。有時候難得看看電視新聞,媒體報導的內容決定社會風氣的水平。然而社會風氣的水平,反映著民眾的需求。古有明訓:「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勿臨渴而鑿井,宜未雨而綢繆。」看到臺灣精明的消費群,為追逐周年慶的便宜折扣,可以不眠不休熬夜排隊,只為了買回去未必用得到的名牌商品。你也許聽過,德國的人衣服舊得不能再舊了,它的扣子依然還在。因此流行了一個笑話:「德國鈕扣的壽命比婚姻還長。」生活在臺灣的人,似乎沒有那麼勤儉了。也許成長過程中,他們的父母忘了在孩子身上投資心力、引導更多生活禮節上的人文修養,造成生命的目標也不明確。

生活裏的秩序帶給人教養,生活裏的禮教帶來修養。現在社會的青年心不定,他們生活的秩序在哪裏?是誰之過?除了責怪媒體、政府,你我是否都有責任呢?

一個青年人,痛苦又憤恨地對我訴說與雙親的對立。「如果父母可以選擇,絕對不會挑他們來做我的父母,」雙眼布滿紅絲的年輕人,以近乎哭泣的聲音說道。原來他們有個成功的家族企業。在魚與熊掌無法兼得的情況下,第一個被犧牲的永遠是親情。他的父母少了覺知,竟不小心說溜嘴,表明把孩子養大唯一目的,只是為了讓家族事業多個人手。沒有適當的溝通技巧,最後成了吵架的局面。甚至說:「你要跟我算錢的事,那我栽培你到大學畢業的錢先還我。」令孩子傷心的是這句話。

父母的天職,其實不是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而是心靈的滋養。別讓生活中的教養與修養不見了。「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對嗎?我要說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天下還是有做錯事的父母。如,情緒失控的父母、價值觀錯誤的父母……等。父母的一言一行與心胸格局影響孩子一輩子。幸運的孩子,可以在心智成熟的父母懷中成長。但不幸的孩子,則相反。「愛」被量化後的結果,孩子不變壞很難。

大學之道「定、靜、安、慮、得」是教我們反省的流程。讓自己心靈靜下來吧。

與其盲然追求無名的事物,不如帶著孩子一起探究知識。讓生命更有質感。減少慾望、心無干擾後,陪孩子優遊美學的世界。讓生活增加可以思考的材料。以沒有目的性的智慧,帶著孩子閱讀不同時空的經典書籍,與古今對話。讓他們的心靈視野變得更寬廣。身為父母的自己,有時候也要學著複習自己的生命,才能夠提昇精神層次,至少不失控。學會說話的藝術,就不會把對孩子的愛,在盛怒之下說成了恨。

教養與修養是在生活點滴裏自然發生的,需要投資學習才能讓身上發光。我們的大小腦每天都在交替運作,無論吸收或複製。生活中的大小事,早已成為未來一個人行為舉止的根源。

請給孩子一個正確複製做人處世的環境。別讓教養與修養,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