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據後期濫發貨幣 台陷經濟災難

旺報【記者徐維遠╱台北報導】 1945年光復前後,台灣社會與經濟發生何種變化,一直是歷史研究學者激辯的議題。《旺報》29日舉辦「台灣光復回顧與前瞻」座談會,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戚嘉林表示,現今台灣民眾對台灣光復歷史記憶已淡忘,認為國府接收台灣時「政策不當」,但翻開當時物價演變過程,可以發現,日本殖民末期日人在台濫發貨幣以前,台灣物價尚屬平穩,日本戰敗並祕密發放巨額貨幣後,使台灣發生超級通貨膨脹,亦即在國府接收台灣時物價早已瀕臨失控,日本著實對台發動一場慘烈經濟戰。 戚嘉林認為,台灣有學者討論戰後經濟問題刻意將時間切割,不討論日本殖民時期所發生的問題;他說,日本殖民後期全台灣陷入饑荒狀態,日人實施嚴苛配給制度,當時物價雖控制在範圍內,但貨架沒有東西可買,以1941年為基期,躉售物價指數在1945年7月只增加1.7倍。 日本投降 台物價翻倍 日本人投降後,台灣物價開始翻倍,日本撤出物價管制,並運了兩架載滿等同當時日圓的台灣銀行券發給在台日本人,搶購台灣物資、破壞當時經濟,使得光復前後的台灣已處於非常慘烈的狀況。 台獨媚日 轉型不正義 戚嘉林指出,根據紀錄,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月躉售物價指數飛漲8倍,10月24日陳儀率員抵台接收,11月躉售物價指數增加22倍;也就是說,台灣的物價飛漲,在陳儀抵台之前早已發生。 戚嘉林說,台灣戰後經濟災難的責任,有學界認為必須由陳儀政府承擔,使外界誤以為是國府貪汙腐敗造成,從而掩蓋日本的罪行;尤其在「台獨」親日媚日、美化日本殖民統治的政治路線下,卻對日本殖民政府對台發動毀滅性經濟戰,陷台灣經濟崩潰的歷史真相未能批判,違背歷史普世價值,實質上是「轉型不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