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都限電?

工商時報【于國欽】 由於電力需求四季不同,一天之內各時段也不同,因此需依機組運轉特性及能源價格提供基載、中載及尖載電力,核能、燃煤及川流水可做基載,燃氣燃油可做中載,抽蓄水力可供尖載。 ■太陽光電每度躉購費率近年雖下滑,但以明年而言每度仍高達4.4元∼6.1元(台電的購電成本),但台電售電每月120度以下每度僅1.63元,121∼330度每度2.10元,331∼500度每度2.89元。 中秋過後,寒露、霜降次第到來,這本該是清風徐來,涼夜聽雨的日子,但這幾天秋老虎發威,氣溫驟升,未料大家只是開開冷氣,竟險些釀出限電危機。 台灣每年用電高峰是落在夏季,因為天氣熱家家戶戶吹冷氣,這個時候電力最吃緊,各電廠要使盡全力發電,以滿足電力需求,以去年而言,7、8月尖峰負載(電力需求)平均約3,300萬瓩,10月中旬降至2,800萬瓩,到冬天、春天更降至2,700萬瓩。 顯然,秋、冬、春三季可以發少一點電,讓那些在夏天拚命,已兵疲力盡的電廠喘口氣,進行歲修,以降低日後故障的風險。如此隨著季節調整的管理模式本該不成問題,未料今年秋天卻連日陷入供電危機。 何以如此?除了氣溫升高外,我們的電力總供給少了核一、核二兩部機組也是重要原因,這兩部機組裝置容量達162萬瓩,若這兩部機組能如期併聯發電,相信這個秋天不會這麼難過。 供電捉襟見肘 上周一至周五備轉容量率依序是:2.80%、2.88%、2.57%、3.28%、2.74%,包辦了歷年10月的前4低。一周裡的4天就名列歷年10月前4低,這說明當前台灣電力供給已嚴重不足,這也意味著再有一、兩部機組異常,限電就勢在必行了,不只民生受影響,生產活動也將備受干擾。 我們的電力有5成用於工業部門,兩成用於服務業部門,電力一旦短缺,產業受創最重,我們觀近30年的產業關聯表也可以發現,電力的「向前關聯係數」逐年升高,由1986年的3.54,升至2011年的4.23,顯示我國經濟對電力的依賴與日俱升。 今年秋天出現限電危機是史上僅見,按理說,限電危機應該只出現在夏天才對,這除了意味著氣候異常,更重要的是透露出台灣電力供給已然捉襟見肘,任何一座電廠都跳不得機,解決之道仍在於多投資電廠。 新政府並非不知問題的嚴重性,因此5月以來不斷宣示要擴大投資太陽光電,並宣示2025年要讓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升至2,000萬瓩,約占總裝置容量3成。然而,這樣能夠解決電力短缺的問題嗎?恐怕不行。 裝置容量不等同發電量 因為裝置容量占3成,不代表其發電量也可以占3成,我們看去年的統計即可以了解,以太陽光電而言,去年裝置容量占1.73%,但發電量僅占0.34%,約僅其裝置容量的兩成而已,反觀燃煤電廠裝置容量占34.5%,其發電量占比卻高達44.5%,燃氣、核能電廠亦然。 由此可知,能源政策不能只考慮裝置容量,必須考量其發電效能,因為裝置容量大並不代表發電量就多。保護環境不該是一時的血氣,而是長遠的工程,新政府若真愛台灣,就應該務實考量各項能源特性,予以合理分配,並在文化、教育上深耕,以讓節能思想深植人心,如此才是正道。 太陽能、風力等綠電不能做為基載電力至為明顯,電力結構調整若不行之以漸,只怕日後台灣春、夏、秋、冬都將面臨限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