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裡的影像詩 捕抓閱讀浮光

中國時報【許文貞╱台北報導】 不管是傳統的巷口老書局,或是近幾年新開的各種主題的獨立書店,在大型連鎖書店之外,這些有著不同個性的獨立書店,帶給愛書人更豐富多元的選擇。40間獨立書店,在作家楊富閔筆下成了《書店本事:在你心中的那些書店》,在導演侯季然的鏡頭下,則成了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每一集短短5分鐘左右的時間,侯季然重視的是每間書店帶給他的「當下」。「我想捕捉的,是那間書店給我的感覺。」 侯季然最早接觸夢田文創的獨立書店計畫是在2013年,當時他拍攝偶像劇「巷弄裡的那家書店」裡每集劇末一共40家獨立書店,也就是《書店裡的影像詩》第一季的作品。再來就是2015年底,開始拍攝第二季的40家書店。 侯季然和拍片團隊兩季節目下來走訪了80間書店。「抓到每間店家書店都不一樣的個性,是我的最高指導原則。」侯季然表示:「畢竟不是傳統的電視節目製作,表現手法可以比較實驗性。紀錄片也沒有什麼規則,只要不是虛構的,都是紀錄片。」 也因此,兩位創作者,一位以書、一位以紀錄片,兩種不同的媒材,自然形成不同的視角。像是「小陽.日栽書屋」,當楊富閔以書店主人依芸為主角,鋪陳店主與書店的關係時,侯季然則是放大了依芸和前屋主以及這間屋齡80年的老建築的互動。 「通常在事前聯繫、跟老闆聊天的時候,我就會有很多想法。我不想做書店的介紹,而是感受它,把個性展現出來。我會盡量保留他們的腔調,甚至誇大強調這些讓我印象深刻的特點。」侯季然笑說:「畢竟我最大的企圖就是讓觀眾走進這家書店。」 「拍片這件事永遠都是當下才是真的。事前做了多少的假設、寫多少劇本,都不能變成現場的包袱,完全要看現場的狀況,臨場反應。」當侯季然得知,屏東的獨立書店「博客書店」即將歇業時,立刻決定聯繫店主,希望拍下「最後一天的書店。」 開了20年的博客書店,最後不敵出版市場的萎縮和數位閱讀的浪潮,決定停業。「我的拍攝方法就是把鏡頭對準老闆的臉,看他的表情,他跟每一個來道謝的常客的家常對話,最後一直到拉下鐵門,書店的燈熄了,他們走出來,呆站了一陣才離開。」 如此傷感的場景,對侯季然而言,就像是在大時代中無意間闖進了一個現場。「就是一家微不足道的書店,在一個微不足道的地方,要跟大家告別了。而我們很幸運的在現場,捕捉到這個時刻。」 夢田文創執行長蘇麗媚表示:「夢田文創成立之初,就是想將台灣特有的文化符號,像是巷弄文化、原生物種、傳統工藝、獨立書店等等的公有財,透過影像、文字或插畫等二創的方式,說一個好的故事,創造出智慧財產權IP。獨立書店這樣有記憶情感的符號,是會引起共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