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專題之3》開拓有機通路 小農盼支持性生產

宜蘭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教授黃璋如指出,有機農園可考慮轉型成教育農園,讓前來農園的民眾了解農作物如何栽培種植。(photo by users cocoparisienne on pixabay)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有機小農若缺少高忠誠度的長期客戶或簽契作約,大多以較低價格將作物轉賣給中盤商。」來自彰化縣大城鄉的小農許景清表示,由於對網路操作不熟悉,不太了解農委會的線上有機業者整合平台系統,此時只能靠品牌口碑與合作廠商轉介,拓展通路不易,自然影響行銷。

宜蘭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教授黃璋如指出,有機農業和一般農業面臨的相同困境有二:產量不穩定及價格不穩定,而比一般農業多出的困境則是通路狹窄有限。不像一般農業可以賣到批發市場,有機農業多是賣給特定的通路商、有機商店,「若剛好大家同一時間都種植相同作物,有機農產品會更賣不掉。」

許景清表示,他種植單一有機作物水稻約4公頃,以1台斤10多元的價格轉賣給中盤商,「會被壓低價錢是必然的事,但因為我們跟米商也有長期契約,從沒想過需要政府幫忙。」他說,曾打算擴大經營,但因為工人難找,所以很希望能聘請外籍勞工,解決勞力問題,希望政府能協助宣傳外勞如何聘用。

20幾歲的小農蔡凱翔也表示,雖然會操作網路,但未想過要借助農委會的有機業者整合平台。「我覺得現在有機米業者很多,與其整合,還不如自己去尋找每個月會叫固定量的餐廳業者。」他說,若經營得好,餐廳業者也會口耳相傳,透過餐廳的介紹可以幫他尋找到新的長期客戶。

來自屏東縣萬巒鄉的六堆雅歌園農民劉勇銓表示,有幾個長期客戶請他每個禮拜配一箱農產品寄給他們,農民生產什麼,他們就吃什麼,雙方建立了一種互信互助的默契,農民確保提供健康的食材,消費者確保提供連續的資金,讓農民花的高人力成本有所回報。

受農委會委託,創建有機農業線上平台的黃璋如教授說,她很鼓勵消費者和農民建立一個友好的連繫關係,尤其是社區的連結。如果可以有一個學校、一個社區、一個餐廳或一個機構,長期固定的和一些農民、農場形成支持性的消費,有機農業就可以有出路,農民也可以知道大概要生產多少的量。「最好的模式,就是能有社群支持著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