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潛射彈道導彈安裝柵格翼 以提高穩定性

朝鮮潛射彈道導彈安裝柵格翼 以提高穩定性

韓國政府當局人士8月25日表示,朝鮮8月24日發射的潛射彈道導彈(SLBM,朝鮮名為“北極星”)上安裝了柵格翼(grid fin)來提高穩定性。

該人士說明稱,“在朝鮮公開的照片中發現之前沒有的柵格翼。朝鮮安裝柵格翼似乎是為了克服在導彈上升時引擎產生的巨大震動,以及以超過音速十倍(秒速3.4公裏)的速度飛行時產生的震動”。接著他補充說道,“也就是說,7月9日朝鮮潛射彈道導彈在發射之後便發生爆炸.而僅時隔一個月左右之後,朝鮮發射的導彈便飛行了500公裏,確保了穩定性,這可能得益於安裝柵格翼”。

朝鮮8月25日通過「勞動新聞」等媒體公開了潛射彈道導彈發射的照片。照片中導彈彈體下方(引擎旁邊)噴射口周圍安裝了八個柵格翼。這是在今年4月23日飛行30多公裏之後在空中爆炸時以及7月9日進行發射試驗時所沒有的裝置。

實際上,經過五次發射失敗後,在今年6月22日第六次成功發射的中程彈道導彈(IRBM)舞水端導彈中也發現了柵格翼。之前朝鮮在舞水端導彈發射試驗中連續五次發射失敗。韓國情報當局認為,當時朝鮮在舞水端導彈升空時,未能保持均衡的推動力,因此產生了震動,最終導致導彈在空中爆炸。

發達國家主要通過推力矢量方式(Thrust Vectoring),來移動引擎的噴嘴(nozzle),並控製方向。而朝鮮則是安裝類似於氣體噴射機的輔助引擎來操縱方向。因此在改變方向時,因輔助引擎的啓動會發生更大的震動,由此可能會失去平衡。朝鮮在導彈底端安裝柵格翼後,便成功進行了第六次舞水端導彈發射。

韓國國防安保論壇事務局局長申鍾宇(音)表示,“柵格翼是過去蘇聯曾使用過的舊技術。其原理是讓飛行的導彈產生抗力,將重量重心放在後面部分,以此來確保穩定性”。

朝鮮還主張,“已確保了”洲際彈道導彈(ICBM)核心技術之一的“再入大氣層技術”。朝鮮中央通訊社報道稱,“我們已確認導彈的核心技術指標(再入大氣層技術)完全達到了作戰要求。這顯示出了我們的核攻擊能力”。導彈離開大氣層後以音速20倍以上的速度飛行數千公裏進入目標物上空的大氣層時會產生高熱和高壓,再入大氣層技術就是讓彈頭可以承受這種高熱和高壓的技術。

韓國科學技術政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委員李春根表示,“當遠程導彈再進入大氣層時會產生4000~7000攝氏度以上的高熱。導彈彈頭部分承受熱量和摩擦的削磨技術是導彈開發的最後階段。若沒有該技術,彈頭會在再入大氣層的過程中被磨損得崎嶇不平,導致偏離目標區域或在空中發生爆炸”。

對於朝鮮主張已確保再入大氣層技術一事,韓國政府方面持懷疑態度。韓國政府評價稱,朝鮮通過今年2月發射的遠程火箭(光明星)確保了可發射1萬公裏以上的運輸技術,但確保要求高精密度的再入大氣層技術需要一些時間。

韓國國防部發言人文尚均(音)今年3月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稱,“我們認為朝鮮尚未確保再入大氣層技術”。但專家指出,朝鮮今年6月22日和本月24日分別成功將舞水端導彈和潛射彈道導彈發射到遠遠脫離大氣層(高度100公裏)的高度(舞水端1413.6公裏,潛射彈道導彈500公裏以上)後再次進入大氣層,最後落到了東海上,因此需要進一步進行確認。

【 延伸閱讀 】
■ 更多新聞請看韓國中央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