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宏觀縱覽/巴曙松:中國大陸三大投資峰值基本過去了 經濟繼續

在經濟運行裡面同時有兩大塊,有一塊在成長中新的經濟,但是它的占比還很少,按照大陸國家發改委的統計,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整個工業投資剛剛10%,今年上半年上升到11%,它充滿著增長空間,但是占比依然還小,原來的這些增長的動力,都在逐步的減弱,這個是我們目前經濟面臨的轉型期。 全球的經濟分化得非常大,在全球整體來看,正在進入低利率和負利率的時代,因為實體的回報率在下降,因為利率最終還是反映實體經濟回報的水準。負利率的占比範圍在不斷擴大,背後反映的是實體經濟的回報實際是比較低的,在這個低利率的條件下,匯率就成為經濟波動的一個釋放口,因為好和壞,它會在匯率上表現得非常明顯。 中國大陸經濟還處在探底過程中 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隨後中國大陸推出了銀行股份制改革,國企改革,培育房地產,所以帶動一輪時間非常長的經濟上升週期,2008年到一個高點,到2009年開始回落。這時候4萬億的出臺,隨後整個經濟增長,逐級在回落,一直到現在實際上還是探底的過程中,而且這一輪的探底持續時間是比較長的。 從2013年、2014年之後,整體經濟的波動出現一個新的特點,不同行業在迅速分化,所以把它定義為經濟的新常態,有的增長動力足,有的在培育之中,而有的在收縮,新老交替就構成新常態。 從短期來看經濟觸底,主要看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這些投資什麼時候觸底,然後培育增長動力。2016年上半年經濟的回升,主要是房地產投資比較火爆,以及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大幅上升,支撐了它的基礎設施投資,那麼隨著房地產逐步進入調整階段,房地產投資本身會回落,地方政府投資會回落,所以經濟增長會有一個回落的時期。 目前新產業在規模上還不足以對沖舊的經濟往下拉的現象。當下中國大陸經濟面臨的挑戰就是要找新的增長動力。 房地產的投資、製造業的投資、基礎設施的投資還會有增長,但是峰值基本過去了。 現在隨著人口逐步老齡化,資源紅利在減弱,所以當下中國大陸經濟面臨的挑戰就是要找新的增長動力。 第一季度資料好轉主要是房地產帶動。因為房地產回報高,帶動地方政府投資大幅上升,而傳統的製造業穩步在往下,而且還有加速下移的趨勢。 本輪去產能週期會比較長 經濟政策提出來的任務是去產能、去杠杆、去庫存,然後培養新的增長力。 去產能不一定是做減法,過剩產能在消化,產能的上升就會引起盈利的上升。 要消化過剩產能,原來支持這些過剩產能的融資方就要付出代價,就好像投資方經常說的,當風來的時候豬都會飛,所以現在風過去了,豬就該掉下來了,所以那些支持過剩產能的融資方陸續面臨著洗牌。 在97、98年以下游的紡織業為代表,朱總理去產能用了44個月,這一輪去產能調整起來難度不會比97、98年容易,時間不會比它短,是一個比較長的時間。 在去杠杆方面,其實政府部門一直在加杠杆,負債率一直在上升。居民加杠杆主要是在按揭市場上,2015年按揭占比重已經非常接近日本的水準,所以居民在繼續大幅度加杠杆的這種空間並不大。整個國企的杠杆率到今年出現大幅上升,去杠杆真正受到影響的是民營企業。 民營企業積極的方面就是民企比較符合投資規律,民營企業在國內投資低迷,對外投資大幅上升。 應對匯率波動要結合政策邏輯 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在明顯增長,為整個下一步匯率作靈活調整創造了條件,所以經常會有人問,下一步人民幣匯率應該怎麼走?我經常習慣用的方法是,不去猜測政策下一步怎麼走,而是回過頭看政策的邏輯是什麼,如果這個邏輯是一以貫之的話,能大致看到下一步的政策操作會是什麼樣子。 第一個是你應對匯率波動,要和匯率的水準結合起來。第二個,總體上來看,沒有草率的用資本管制的措施來應對匯率的波動,央行一直在外匯的管理流入流出沒有出現大的調整,正常的資金流入流出還是順暢的。 從每天外匯市場資金流入流出的規模來看,應對外匯市場的波動應該抓大。 外匯儲備規模大也是可依靠的有利因素,但不是因為外匯儲備多就可以回避這種調整,而是要把短期的波動和整個匯率水準的調整和保持外匯水準相對穩定結合起來。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