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紫宸觀點:智慧機械─突破本位主義,重視中國大陸市場

台中原來就是台灣的機械之都,現在針對未來全球工業 4.0 的趨勢,希望在台中機械產業聚落中再加一些元素,使得原先機械設備的附加價值能夠再提高。為什麼叫智慧機械呢?指的是說一般精密度提高之外,需要加入感測、計算還有通訊的能力。感測、計算、通訊最終是希望可以調整機械或機器手臂位置、姿勢、動作。可是目前大部分機械手臂還是比較固定,沒有這麼大彈性,缺就缺在對物件及其附近狀況的精細感測能力。

以前我們在做 CNC 車床的時候,車床本身有軟體可加以控制;那工業 4.0 化之後,很多設備是需要一群一群相互搭配的,因為工業 4.0 的製造任務比較複雜,可能不是做單一產品且客製化,也就是每一件產品都會隨著規格、需求而改變,所以每一個機器設備的工序可能會改變。就像一個球隊一樣,隊員之間要有互相的搭配,機器本身接受軟體控制的能力要變得很強。

再來是通訊,通訊是指機器可以把本身的狀態傳達給外界,比如說機器偵測到刀具磨損、機台過熱,或者得到的訊息想傳達給另外一台機器,那就需要透過通訊;包括機器跟機器之間的通訊,機器跟雲端之間的通訊,甚至機器跟人之間的通訊,有線跟無線的通訊方式皆包括在內。通訊的方式跟人類說話一樣,也要透過語言,這種溝通其實講的就是物聯網。

若現時台灣還沒有辦法做整廠設備,那至少可以先做一些周邊設備,例如車床,當車床被擺進車廠裡,它必須要跟其他的機器設備講一樣的語言、做一樣的事情,此機械便是達到智能要求、懂得溝通的智慧機械。

坦白講,台灣在智慧機械發展方面是有困境的,德國、美國、瑞士、瑞典、日本等是智慧機械設備領先國家,台灣現在是否能切入全球智慧機械設備供應鏈還是個問號。而且提到的五個先進設備生產國家,對於工業 4.0 的設備發展的方式不一定相同,甚至基礎架構都不同,例如美國用互聯網,德國用物聯網,在邏輯上就有很大的差異;像在日本基本上在做的事情是對感測、維修、調整、補充等控制行為非常準確,最終目標是使工廠停機待料的時間減少,即可提高生產力,這幾個大國都在發展這類技術當中,台灣如果想進入這些國家之列,僅靠現在的台中精機、友嘉、上銀這些公司的努力可能還不夠,所以現在不少資訊軟體的公司想跟機械產業整合,比如說像研華電子等。

我認為其實政府也要從中扮演聯盟媒合角色,因為過去曾經有一些產業聯盟成功的案例,比如說腳踏車產業有一個 A-team。所以怎麼讓 ICT 智慧解決方案公司和機械企業變成一組團隊合作,恐怕才是正確的解決方案,光靠單一的機械公司為主,若機械公司略有本位主義,他也許認為買國外的解決方案或者自行開發也行,也許沒法做到一百分,但是做七十分可以完全是自己的,為什麼要跟別人合作變成九十分,萬一將來技術被搶走怎麼辦。這些問題才是台中發展智慧機械產業成功與否真正的核心。所以智慧機械產業要談發展,首要是機械跟電機、電子要整合,再來是需要不同領域但有真正共識的專家與企業真心的合作。

接著,還需要探討合作的產品是否要符合國際規格或是自創標準,這也是一個成功失敗的關鍵,我認為我們的智慧機械將來做出來,只給台灣使用,甚至台灣廠商要不要用,都是很大的問題,所以從開始就必須清楚界定智慧機械產業發展必須符合國際標準或是某個國際集團默認的標準,千萬不要刻意去創造新標準,新標準代表你跟人家講話講的是不同語言,福州話跟廈門話就是不一樣,不能溝通的下場就是只能依靠內需市場或是自行開創市場,會非常辛苦,所以我建議剛開始就要盡可能地跟國際大型集團,像西門子、GE、飛利浦等大型集團靠攏,寧願成為他們的附庸夥伴,也不要想著自己當老大。我覺得過去台灣經常犯這樣的錯誤。就是看到新機會,自己訂標準,以為保障自己不會被別人學習抄襲,但自己訂的標準沒有人用,過去有非常多失敗例子都是這樣。我們是一個經濟小國,切忌自訂標準。

另外,智慧機械產業難免還是要考慮到對岸市場,因為我們做的智慧機械設備想切入歐美工廠使用恐怕有困難,目前精度和智能化程度趕不上日本、德國的機器手臂,我們想賣給歐美國家恐怕不簡單;再說了,賣給東南亞國家也不太可行,因為東南亞國家工業化的程度還不需要所謂的智慧機械,他們比我們進度更慢。所以台灣未來十年的智慧機械目標十分清楚,如果真的製造出智慧機械,最好的潛力市場就是中國大陸,因為中國大陸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生產國,亦適逢中國大陸需要汰換設備升級到工業 3.0 以上的層次,符合台灣未來可能可以提供的產品品級。無論政策面在研擬貨貿也好,或者其他區域協定可能性,我認為都不會阻礙台灣的機械輸入中國大陸,因此斷言智慧機械創新是否成功和中國大陸市場有很大的關係,對岸肯定是個重要的出海口。

此外,智慧機械業者亦逐漸瞭解,未來產業人才需要具有機電系統軟體基本知識的技術員,因此現有技職教育也面臨改革契機,我認為至少應該要在少數幾間素質較好的科技大學設立工業 4.0 訓練專班,甚至把原先畢業已從事實務的人找回來重新培訓,因為未來他不再做單一的事情,而是必須了解整套系統,透過智慧的方法指揮機器,了解怎麼接收機器的訊號,做有效的管理。所以除了車床加工的知識、必須要有資訊、感測、系統、軟體、新流程的概念,人才跟產業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有越多這樣的人才,設備可以跟人才一起輸出販賣,如果沒有這樣的人才,要怎麼教客戶使用呢,但目前很多科大人才只會做單一的事情,或連單一的事情都做不好,將來要如何培育智慧機械這一批精英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作者為工研院長室資深特別助理


相關報導
史孟康觀點:台灣要做工業4.0的領導者,還是背後的代工者?
亞洲矽谷被罵慘 國發會第二道菜推出智慧機械產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