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意楨:提倡小而美發電建設

中國時報【許瀚分╱台北報導】 面對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可能面臨的衝突,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執行長林意楨認為,政府不應拘泥於過去的發電方式,應抱持開創性的想法來開發能源,並提倡「小而美」的發電建設,朝高輸配電效率的目標前進,以減少因能源開發所造成的環境破壞。 林意楨表示,溼地因位於水域和陸域的交界,同時擁有水、陸域生物,是各類型的基因庫,同時又能分解環境所造成的汙染,所以又有「環境的肺臟」、「環境的腎臟」之稱。此外,溼地不僅具有防洪的功能,更可以固存石化業一整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00倍,因此在環境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林意楨說,過去因為人口膨脹,為了擴張棲息地不少溼地因而被破壞,溼地的損失並不亞於森林損失,因此1970年代國際上就興起溼地保護運動。不過台灣起步較晚,直到民國102年7月才通過溼地保育法,因此不少溼地已經遭受破壞,例如西部濱海快速道路就硬生生地切割過溼地。 林意楨指出,環境的破壞一般可區分為「點、線、面」三部分,電塔就是屬於「點」的破壞,只要基礎工程結束後,做好後續的環境維護措施,對環境的衝擊就會比其他的開發小,不過他認為,「電塔是不可避免之惡,但有必要多用點心把惡的影響程度降到最小」。 林意楨認為,降低電力設施對環境衝擊的首要之務在於提高輸配電效率,雖然所需的經費龐大,但政府和台電公司必須設定目標,逐步更換設備,採用新型的材料科技,提升輸配電效率,如此流失的電量少,供電量大於需求量,就沒有新設電廠的需求。 如果供電量真的不足以需求,林意楨認為,「再生能源是可行且必要途徑」,且應該朝「小而美」的方式建設電廠,如此輸配電網的規模也能縮減,以降低對環境的破壞。 另外,林意楨也指出,在能源開發的過程中,應該具備開創性的思維,「以前都說燃氣發電很危險,但現在也占了發電量的三成多」,因此不該拘泥過往的發電方式,努力開創新發電方式,並可效法德國發展智慧型電纜系統,以提升輸配電效率。